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8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3
以下是德宏芒市的简介: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东、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相望,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8.23千米。 - 行政区划:截至2023年,芒市下辖6个乡、5个镇、1个街道、1个农场。 - 面积与人口:国土面积2900.9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常住人口46.43万人,其中汉族占55.7%,少数民族占44.3%。 - 气候特征: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热量丰富、年温差小、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山坝海拔差大,立体气候明显。 历史沿革 - 芒市古为“乘象国滇越”地,西汉为不韦县,属益州郡。明朝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 - 1949年改为潞西县,2010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芒市。 经济发展 - 农业:是著名咖啡产地、中国重点产茶县、国家蔗糖生产基地,也是“花果之城”和历代皇室贡米“遮放米”的故乡,绿色作物种植为特色产业。 - 交通:芒市机场为国际口岸机场,是云南省第三大支线机场,也是中国距缅甸最近的国际航空口岸。芒市已形成了"三出境、三出州"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格局。 旅游资源 - 勐焕大金塔:位于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雷牙让山顶,是芒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在阳光下金光熠熠。  - 勐焕银塔:与勐焕大金塔遥相呼应,洁白素雅,建筑造型精美,充满了傣族文化特色。  -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芒市镇勇罕街29号,园内汇集了大量的古树名木、奇花异草以及各种珍稀的观赏石,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 树包塔:位于勇罕街与胞波路交叉口西100米,是一座独特的傣式佛塔,塔被大榕树包裹,形成了树塔相依的奇特景观。  民族文化 - 民族构成:是一个以傣族、景颇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还有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 非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有傣族剪纸、傣族象脚鼓舞等55项在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项目3项。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
📍畹町-傣语“太阳当顶的地方”象征着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㝢意 边陲重镇,畹盯🇨🇳 坐落于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是一座融合热带和亚热带自然风光以及丰富边境民族特色的国际口岸城镇。 畹町曾是一座英勇抗战的名镇,书写了震撼人心的抗战壮丽史诗。在“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当时,由于日军封锁了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为了恢复国际交通线,滇西地区的20万民众夜以继日地奋战,历时九个月,于1938年8月成功建成了一条被誉为“道路史上的奇迹”的滇缅公路,这条路从畹町出发,畹町桥成为了承担历史责任的象征,拯救了炎黄子孙的未来。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响应祖国召唤,回国参战。 畹町桥始建于1928年芒市土司修建的木板便桥,仅能通行马队和小型车辆。1938年8月,为配合滇缅公路建设,建成首座单孔石拱桥(长20米、宽5米),成为中国抗战期间唯一陆路国际通道的界河桥梁。1945年因战火损毁后,中美工兵联合改建贝雷式钢架桥(长21.7米),沿用至1993年被钢筋混凝土新桥取代。 畹町桥是中国与缅甸边境的重要历史桥梁,始建于1938年,作为滇缅公路的核心节点承担抗战物资运输重任,历经三次重建后成为兼具军事、外交和商贸意义的地标性建筑。该桥连接中国畹町与缅甸九谷,至今保存有第二代贝雷式钢架桥遗迹。 畹町口岸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部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 , 与缅北重镇九谷市隔河相望 , 地处320国道终点 , 系我国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咽喉 , 国家一级口岸。 南侨机工是抗战时期由陈嘉庚号召,从东南亚各国回国支援的华侨青年,主要负责滇缅公路物资运输。在三年多时间里,他们抢运军需物资50多万吨,1600余人牺牲,被誉为“抗战生命线的守护者”。纪念馆的建立填补了这一群体历史记忆的空白,成为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致敬先烈铭记历史 #畹町桥 #南桥华工 #滇缅公路起点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