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珠的“嗒嗒”声在指尖间轻叩,如岁月深处传来的回响。那长方木框,那根根竹档,上珠下珠,在横梁两侧静默成古老的秩序——这曾是我们祖辈的思维之弦,是无声的智慧遗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纵使电子时代洪流奔涌,算盘以其简捷与明澈,仍在记忆的河床上,留下不可替代的粼粼波光。 算盘于我,远非工具二字所能概括。记忆深处,家中信用社代办站里那架老算盘,是我童年窥探世界的窗口。油灯昏黄摇曳的光晕下,父亲粗糙的手指拨动着算珠,清脆的碰撞声宛如启蒙的钟鸣,声声敲进我懵懂的心里。懵懂学步的孩子竟也凑近,依样画葫芦地拨弄。父亲与祖父的耐心,是春风化雨的滋养——从笨拙地数着“一上一”开始,到后来竟也能懵懂地参与核对零星账目。那些“三变九”、“九变九”的练习,在指端由生涩渐至流畅;而“凤凰双展翅”的奇妙图案在算盘上显现时,小小的胸膛里便鼓荡起一种近乎神圣的喜悦。这指尖的启蒙,仿佛在我血脉里悄然埋下了对数字与秩序的原始亲和。 待我真正踏进银行大门,年少时于油灯下积累的算盘功夫,竟成了独步新职场的资本。初来乍到,眼见老同事们手指翻飞,“一目三行穿梭打”的技艺令人眼花缭乱,算珠在铜档间清脆撞击,利息计算得毫厘不差,账目轧平后那一声如释重负的轻叹,都浸润着算盘的韵律。我默默取出自己的算盘,指尖自然流淌出熟悉的节奏,那些“斤称流法”的古老口诀仿佛从未忘却。同事们眼里的惊诧随即化为赞许:“这小子,手上真有功夫!家里教的吧?” 当行里珠算技术比武的号角吹响,那架被汗水浸润得愈发亮泽的小算盘成了我无声的战友。它承载着年少灯下的苦功,助我夺魁。奖品——两架精致的不锈钢框铜珠袖珍算盘,如今静静躺在我书柜深处,那铜珠的光芒,依然映照着当年领奖台上年轻而自豪的脸庞,也无声诉说着那个算盘定乾坤的年代。 偶然一日,推开闫徐庄民俗文化展厅厚重的木门,时光仿佛在此凝滞。展台上,算盘们静静陈列,诉说着往昔的荣光:那架一米多长、带有毛刷立柱的巨型教具算盘,威严依旧,仿佛瞬间就能听到当年老师傅在黑板上拨珠授课的铿锵之声;旁边是沉稳厚重的七珠木质老算盘,珠圆玉润,不知承载过多少账房先生的日夜精算;一具温润如玉的牛角算盘,泛着岁月沉淀的光泽,透露出主人的珍视与不凡;还有那架闪着冷光的五珠合金铜算盘,小巧精悍…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1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4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