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4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3
00:00 / 08: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2
【诗偈论道】 宋朝文豪苏东坡对于禅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几首诗说的很好,把禅的境界分成三段。 第一个阶段,是没有参禅之前的境界: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真正参禅的时候,他又有另一番境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开悟以后,他又做了一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最后这首诗,气势尤其磅礴,非常惊人。 有一天,圆智证悟禅师去看此庵景元禅师,两人夜里闲谈,证悟禅师就举苏东坡的诗,说这是不易到达的境界。 此庵景元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哪里能说到了目的地呢? 证悟禅师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假如不是已到了那种境界,如何有这个消息?如何能见道? 景元禅师说:这只是门外汉而已。 证悟禅师就要求景元禅师为他点破。 景元禅师说:且从这里用心参,或许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处? 证悟听了以后,茫然一片,整夜深思,无法入睡。不知不觉天亮了,忽闻钟声,恍然大悟,去其疑云。他说: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他拿此偈语奔告景元禅师,景元说:早跟你说是门外汉嘛! 禅不是用语言能说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写的,更不是用心能思想的;禅,完全是透过悟才能体认的。证悟禅师一夜深思,那钟声终于撞开混沌的心扉,他和苏东坡的境界就不同了。禅不是知识,是靠自己实证体悟的。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