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古隆中在历史上确实属于南郡。以下是相关依据: 历史文献记载 《汉晋春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明确指出“秦兼天下,自汉以北是南阳,自汉以南是南郡”,表明南阳郡与南郡以汉江为界,古隆中位于汉江以南,应隶属于南郡。 《襄阳耆旧传》:也有类似记载“秦兼天下,汉水以南是南郡,汉水以北是南阳郡,汉因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划分。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襄阳有阿头山”,“古隆中”就是襄阳阿头山,这也说明古隆中属于南郡襄阳。 地理位置 古隆中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汉水以南、襄阳城西约20里处。根据张衡的《南都赋》等文献,南郡和南阳郡以汉水为界,古隆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归属南郡,不属于南阳郡。 行政区划沿革 东汉时期,南阳郡主要统辖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的汉水以北部分,汉水以南的襄阳县、中庐县、宜城县等均不在南阳郡治下,古隆中位于这一区域,归属于中庐县。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cao设立襄阳郡,古隆中所在区域被纳入襄阳郡版图,始终与南阳郡无涉。 综上所述,从历史文献记载、地理位置以及行政区划沿革等方面来看,古隆中属于南郡的证据较为充分。 #古隆中#南阳卧龙岗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南阳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4
#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科普一下 #后汉书 #历史 #地理 作为历史学院教授应该对历史史书了如指掌,尤其是作为二十四史的《后汉书》,里面明确记载了东汉的人物和地理区划。我们看《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领三十七城:宛、冠军、叶、新野、章陵、西鄂、雉、鲁阳、犨、堵阳、博望、舞阴、比阳、复阳、平氏、棘阳、湖阳、随、育阳、涅阳、阴、酂、邓、山都、郦、穰、朝阳、蔡阳、安众、筑阳、武当、顺阳、成都、襄乡、南乡、丹水、析三十七县。南郡秦置、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江陵、巫、秭归、中卢、编、当阳、华容、襄阳、邔、宜城、鄀、临沮、枝江、夷道、夷陵、州陵、很山。里面明确记载了襄阳县不属于南阳郡,属于南郡。我们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云翱表示汉代是郡县制,古代人讲他在哪里,一般用的籍贯就是郡。东汉末年的南阳郡既包括现在的河南南阳也包括湖北的襄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介绍,东汉晚期建安十三年置襄阳郡前的襄阳只是一个县,西汉属南郡管辖,东汉不知是否曾归南阳郡管辖,史无记载。里面两位老教授的言论明显和《后汉书•郡国志》内容相违背,是两位老教授故意为之还是别有用心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2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78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