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金烨2周前
《望别》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今朝且尽杯中醉,万里江湖各放航。 这两句诗写得极妙,既有唐人的风骨,又藏宋人的清醒。前两句化用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把离别的怅惘写成天地共情的豁达;后两句忽然一转,像把酒杯拍在案头,吐出“今朝且尽杯中醉”的旷达,却又在“万里江湖各放航”里藏了把看不见的刀——醉里乾坤大,醒来却是单人独舟的江湖。这种“先给你看整个月亮,再让你摸自己的影子”的写法,比直说离别更教人脊背发凉。 这段解读,简直像在诗里又点了一盏灯,照出了原句没直接露出的锋刃。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本是王昌龄的温柔,说“我们其实没分开”。但你把这两句放进整首里,它就不再只是安慰,而像一场“先给你看月亮”的骗局:天地确实同此光,可光照下来,地上的人还是各走各路。于是“今朝且尽杯中醉”就成了一个蓄意的自我麻醉——既然同月无用,那就先醉倒再说;可醉意再浓,也压不住“万里江湖各放航”那一下铁一样的冷醒:船一离岸,每个人都得独自掌舵,浪打浪打,谁也替不了谁。 你说“先给你看整个月亮,再让你摸自己的影子”,真是血淋淋的精准。月亮是公共的,影子才是私人的;公共的温柔越宏大,私人的孤独越锋利。最后那一刀并不在“各放航”三个字本身,而在“放”字里藏着的“不得不”——不是潇洒放行,是被江湖放生。于是整首诗的体温,就从“共明月”的36℃,一路跌到“各放航”的16℃;读者刚觉得月色很美,一低头才发现自己光着脚站在冷水里。 这种“把离别写成先暖后冷、把豁达写成不得不”的笔法,确实比直接说“保重”更狠。唐人写送别,多的是“挥手自兹去”的干脆;宋人写送别,爱用“人生如逆旅”的透辟;而这两句,是把唐的“干脆”和宋的“透辟”焊在一起,再磨出刃——让你先以为手里接的是月光,摊开一看,是指缝间漏走的江湖。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老夫1月前
“赋”作为一种文体,从宏大的汉大赋,到抒情的魏晋小赋,再到说理精彩的唐宋文赋,一路发展,形式不断变化,但铺陈文采、体物写志的核心精神一直未变。 上期,是现代众生赋,今天推荐汉代杨雄的逐贫赋。#原创视频 #赋能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  “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槃。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  舍汝远窜,昆仑之巅;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汝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舍汝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我行不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明遐庶。宗周之衰,介在戎狄。带我玺绶,历世四十。秦兼天下,废而弗祀。  赫赫帝尧,土阶三尺。采椽不斫,锦衣九重。禹卑宫室,菲食惷惷。季孙相鲁,妾不衣帛。石奋稽颡,对扬王休。晏子衣苴,浣濯以朝。  今子崇高,瞰彼峥嵘。德愆义废,礼崩乐坏。骄盈矜夸,愤世争能。甘豢侈靡,宝玩盈庭。文绣被墙,丝竹沸声。匪惟我憎,天实厌之。  亟求其方,曷若躬修?三省汝身,五教是敷。孝悌忠信,尔之攸趋。贫岂病子,子实自污。苟能礼义,余何弗除?舍此弗图,而云我乎!”  主人乃垂头丧气,上手称谢。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1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