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1000首古诗第1⃣️9⃣️9⃣️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当时杜甫52岁,流落在四川梓州。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大胜仗,收复多地,叛军头领投降。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也相继投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历经战乱,饱经沧桑,听闻此消息后,欣喜若狂,渴望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忽传”表现出消息来得突然,“涕泪满衣裳”通过细节描写,逼真地展现了诗人听闻捷报时喜极而泣的状态,将多年的愁苦、期盼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人回头看妻子儿女,他们的愁容已消失不见,自己也无心看书,随意地卷起诗书,“喜欲狂”直接点明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家庭氛围也因这一喜讯而变得欢乐。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想要在白日里放声高歌、纵情饮酒,想象着在美好的春光陪伴下返回故乡,“放歌”“纵酒”是喜悦心情的外化,“青春作伴”则给人一种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便下”写出了诗人归心似箭,想象着一路穿越巴峡、巫峡,经过襄阳回到洛阳,连续的地名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回乡路线的清晰规划,也体现了他急切回乡的心情。 #每日一读#每天一首古诗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青春作伴好还乡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