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论谈|牵一发而动全身,“双减”不能只有学校减? 自从“双减”出台,有的地区和学校迅速跟上,有的还在观望。今2025年过了大半,探索下做出的“减法”,却引起几家欢喜几家愁。 1、娃放春秋假,家长不放?小学的孩子谁来带?谁来看? 2、无作业日爽了,今天新学的知识不复习转眼就忘,辛苦都堆到周四? 3、双减淘汰 1、不如让孩子多睡会儿, 2、春秋假扎堆,和旅游旺季又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举措一出引起的不是欢呼而是唉声叹气?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表示,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若目光仍停留在“作业少”“添假期”上,减的是孩子,重的父母,折磨的也是老师。 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看到一个孩子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只给学生放春秋假,而家长的带薪假期制度未能落实,假期是否反而可能成为家庭的负担? 新增假期和无作业日是否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打乱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节奏? 从上面的评论可以看到,担忧是多方面的,双减背后除了学校要做出努力,社会亦是需要行动。 双减的初衷始终没变,就是要推进校内减负提质,从学校小课堂延伸社会大课堂,各地也在积极摸索学校、家庭、社会的平衡,试点迈出第一步,想要政策稳步前行,需要多方的努力和配合: 首先,国家的未来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题海战术衡压制教师的创新性,扼杀学生灵气,没有蓬勃生命力的教学和缺乏探索精神的孩子,只会培育出精神匮乏的“空心人”。 其次,春秋假制度要充分考虑城乡间差异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是“一刀切”的放神兽归巢,学校要积极和家长沟通,提出解决方案再决定放假时机和假期天数。特殊情况需要留校的学生,学校要科学做好托管安排,给老师合理的休息和值班时间。 最后,社会各方要协调作战,确保孩子和家长共同放假的权利,文旅部门监管商家不随便溢价抬价,推出亲子游优惠,减轻家庭负担,保证孩子和家长都能安心的游山玩水,赏大好河山。 当然,无论之后实施那种方案,都不可能令所有人满意,只能各方多理解、多沟通,充分利用双减的红利,保护好学生,提升家庭幸福感,才能共同培育出未来的顶梁柱。 #家长必读 #双减 #家庭减负 #南粤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