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雪域:岳钟琪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全纪实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春末,定西将军噶尔弼统率的南路清军主力尚在千里之外,前锋统领岳钟琪已率四千精骑自察木多(今西藏昌都)孤军西进。 准噶尔名将大策零敦多卜早有部署,命藏族寨桑托托里率重兵扼守落龙宗三巴桥。这座横跨怒江的铁索桥,是入藏通道"唐蕃古道"的咽喉要地,桥头堡垒林立,旌旗蔽日。更棘手的是,清军主力尚在百里之外,岳钟琪所部已成深入敌境的孤军。 "兵贵神速!"岳钟琪星夜召集三十名通晓藏语的死士,命其换上藏袍,跨上青海良驹。月黑风高夜,这支奇兵如幽灵般潜行至落龙宗,与当地暗藏反心的土司三图鼐密会。破晓时分,寨桑帐中突然爆发激斗——准噶尔特使金巴等五人被生擒,六名随从血溅帐前。未等敌军反应,岳钟琪亲率铁骑突袭饶巴大营,藏军守将尚在睡梦中便被斩首,三巴桥头飘扬起清军龙旗。 此役堪称心理战经典。当岳钟琪将六颗血淋淋的首级悬于桥头,沿途六个藏族部落数万户民惊恐万状,纷纷倒戈投降。清军未费一兵一卒,便将战略要地收入囊中。 就在岳钟琪准备挥师西进时,大将军王胤禵自青海传来急令:严令按兵不动。这位抚远大将军的谨慎,险些贻误战机。岳钟琪连夜修书噶尔弼:"叛军主力正被青海大军牵制,拉萨防务空虚,此天赐良机!"为说服主帅,他更献上连环计:先遣使招降藏军名将公布,再以迅雷之势突袭拉萨门户喇哩。 当公布率三千藏兵归降的捷报传来,岳钟琪立即点起两千精锐,人衔枚马摘铃,沿雅鲁藏布江急进。噶尔濯木鲁渡口,准噶尔军正倚仗天险负隅顽抗,却见清军战船如神兵天降。岳钟琪身先士卒,第一个跃上对岸,刀光过处,敌酋授首。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已遥遥在望。 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拉萨城外。当藏王达克咱率僧俗官员出城迎降时,岳钟琪却暗布精兵封锁全城要道。随着一声令下,四百余名准噶尔内应喇嘛被从经堂禅房中揪出,七千藏兵跪地缴械。这场不流血的胜利,让岳钟琪赢得"菩萨将军"的美誉。 至此,策妄阿喇布坦图谋吞并西藏的阴谋彻底破产。岳钟琪以四千孤军创造军事奇迹:十六天奔袭八百里,招降六部、连克七城,活捉准噶尔特使,斩杀叛将黑喇嘛。当噶尔弼大军姗姗来迟时,拉萨街巷已遍插大清龙旗,雪域高原重归中央王朝怀抱。 #历史 #清朝 #清朝历史 #康熙 #岳钟琪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60
索伦勇士强渡热索桥 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月十日,定边将军福康安率部收复西藏最后据点济咙城,标志着第二次廓尔喀之役自卫反击阶段的完成。为贯彻乾隆帝"犁庭扫穴"的战略方针,福康安率海兰察、台斐英阿等将领,统辖满蒙汉藏联军万余人,沿吉隆河谷实施跨境追击作战。 热索桥横跨吉隆河支流热索河,系连接藏廓的咽喉要道。廓尔喀军依托地形构筑三级防御,北岸索喇拉山碉楼群(海拔4120米),配备英制12磅燧发炮6门,形成俯射火力网;热索桥本体,撤除桥板仅存铁链两条,设交叉火力封锁带;南岸双子碉堡,驻守廓尔喀精锐卫队及尼泊尔雇佣军千余人。据《卫藏通志》载,该防御体系耗费廓尔喀三年营建,号称"飞鸟不渡"。 福康安实施"声东击西"战术:台斐英阿率绿营兵2000人列"连环进步枪阵",以持续火力吸引南岸守军;金川土司兵甲尔参雍中领藏兵800人,攀越夏木拉雪山(海拔5420米),于上游6.5里处泅渡成功;海兰察精选索伦兵1500人,分三梯队攀链突击。据福康安奏折所述,首轮突击伤亡率达31.2%,但最终突破火网夺占桥头堡。 此役清军阵亡470人,歼敌1120人,缴获东印度公司制军械47件,开创高海拔地区多兵种协同作战范例,据尼泊尔《王室档案》记载,战役后廓尔喀常备军员额削减42%,彻底丧失高原作战信心。清军的跨喜马拉雅远征,客观上阻断了英属印度北进企图,维持了南亚地缘平衡近百年。 #历史 #清朝 #清朝历史 #福康安 #乾隆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39
00:00 / 1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55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77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19
00:00 / 07: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