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美军舰悄悄撤回波多黎各,一场“秀肌肉”的表演尴尬收场。 没有鸣笛,没有致词,连舰桥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2025年9月18日,美国海军“伊利湖”号巡洋舰就这样黯然返回庞塞港。 这艘号称“海上宙斯盾”的战舰,原本是去委内瑞拉周边炫耀武力的,结果却成了美国军事威慑失败的象征。 美国这次兴师动众,派出了八艘舰艇组成的舰队,包括两栖攻击舰、驱逐舰、巡洋舰,甚至还有核潜艇,搭载了1200枚导弹和4200名特种士兵。 官方说法是“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但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用来对付毒贩,明显是“用力过猛”。 白宫内部的真实指令被指是“制造政权更迭契机”,瞄准的是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个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一直让美国觊觎不已。 面对美国大军压境,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没有退缩。 他迅速升级国防计划,在全国部署250万名士兵,在2200公里长的陆地边境线上严阵以待。 还启动了“独立200计划”,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布下重兵。 委内瑞拉民众也积极响应,纷纷投身到保卫国家的行列中。 委内瑞拉不仅人多,装备也不含糊。 他们的苏-30战机挂载着中国产的反舰导弹,专门对付美舰。 F-16战机更是直接低空掠过美国导弹驱逐舰上空,进行威慑飞行。 这种“剃头式”飞行被五角大楼称为“高度挑衅”,但确实展现了委内瑞拉的决心和能力。 让美军头疼的是,委内瑞拉可能拥有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海军舰队构成巨大威胁。 这种情况下,美军所谓的“宙斯盾”系统也不是百分百保险。 一旦导弹低空突防成功,只需要一发命中,就足以让高科技战舰失去战斗力。 美军计划的直升机突袭行动也风险极高。 委内瑞拉手里有大量便携式防空导弹,直升机深入内陆很可能重演“黑鹰坠落”的剧本。 无人机也不是万能的,面对密集的电磁干扰和复杂地形,效果很难保证。 美国这次军事行动,不仅军事上没占到便宜,在国际道义上也输了理。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显示,委内瑞拉过境的贩毒活动很少,而且委内瑞拉一直是拉美禁毒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美国毒品管制局的报告也从未将委内瑞拉列为对美贩毒的重要相关方。 拉美国家这次集体发声,反对美国的霸权行径。 68个国家与534个政党和民间组织签署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行为。 不仅是古巴、尼加拉瓜等“反美老面孔”,连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等传统上与美国合作紧密的国家也加入其中。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明确表示:“我们永远不会支持外国政府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干预”。 巴西总统卢拉则强调“拉美不是任何国家的后花园”。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警告说,如果美国入侵委内瑞拉,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将让委内瑞拉陷入与叙利亚相同的境地,并把哥伦比亚拖入冲突。 甚至连美国国内和波多黎各,也出现了反对在加勒比海加强军事部署的声音。 国际舆论的压力,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行动。 中国、俄罗斯等安理会成员已要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美国军事行动的合规性。 中国外交部强烈谴责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原则、干涉委内瑞拉内政的行为。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表示支持委内瑞拉政府,并谴责特朗普政府旨在破坏国家和地区稳定的行为。 美军“伊利湖”号的撤回,表面上是一次“战术调动”,实际上是被委内瑞拉的“硬骨头”战术给顶回去了。 这不是一时心软,而是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 美军不是不想硬刚,而是算了算账:这仗打下去,赢面不大,成本太高。 委内瑞拉的表现,展示了小国也能有大作为。 只要策略对头、决心到位,就能让超级大国三思而后行。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只要你敢反抗,强权也会低头。 这场加勒比海上的较量,不只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一场信念上的博弈。 委内瑞拉守住的不仅是自己的国界,更是全球化时代弱国说“不”的权利。#中国#美国#委内瑞拉#石油#霸权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2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