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7
00:00 / 1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85
未漾1周前
今天我们讲讲美国“民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演进。 第一期: 一、 建国基石:“有产者的民主”与“被排除的大多数” 故事:费城制宪会议(1787年) 1787年夏天,一群美国的开国元勋在费城秘密集会,旨在修改松散的《邦联条例》。然而,他们最终却起草了一部全新的宪法。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民主”的界定充满了时代的局限性。 精英的担忧:开国元勋如詹姆斯·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明确表达了对“纯粹民主”的恐惧,担心多数暴政会侵害少数(尤其是富有阶层)的权利。因此,他们设计的不是一个真正的直接民主,而是一个共和政体,通过代议制和复杂的制衡机制来过滤民意。 被默许的奴隶制:为了换取南方各州的支持,宪法中埋下了三个关于奴隶制的妥协条款:“五分之三妥协”(将奴隶人口按五分之三计入代表权分配)、“奴隶贸易条款”(承诺20年内不禁止输入奴隶)和“逃奴条款”。这些条款将占人口相当比例的黑人奴隶排除在“我们人民”之外,他们不仅是非公民,更是被视为财产。美国的民主大厦,从其奠基之日起,就建立在奴役的基石之上。 被忽略的群体:不仅如此,所有女性没有选举权,没有土地的白色人种男性在许多州也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 解析: 美国的民主诞生于一个排他性的框架。它最初是白色有产男性的民主,其精巧的制度设计既是为了防止暴政,也是为了保护特定的财产和阶级利益。#干货分享 #知识分享 #涨知识 #历史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