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缅北涉案人 到底怎么判 近年来,不少国人因求职或经商被you骗至m 甸、[挝、東埔寨等国的电诈园区,陷入被强迫参与z骗、遭受b力n待的困境。随着中缅泰等国联合打击电诈行动的推进,大批被困人员被解救遣 返。然而,这些经历噩梦的幸存者回国后,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我会被判刑吗?刑期有多长?能否争取从轻处罚?” 一、是否会被判刑? 在国家严打跨境电诈的背景下,法律对境外参与诈骗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只要在境外电诈窝点工作超过30天,即使无实际诈骗业绩,也构成诈骗罪。无论是被解救遣返还是自行回国,当事人基本上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二、刑期如何判定? 刑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 查不到诈骗金额的案件:主犯通常面临3至10年有期徒刑,从犯则在3年以下量刑。法院会结合当事人在电诈窝点的工作时长、参与程度等细化判决。例如,2021年北京一起案件中,35名从百年,从犯则被判处8年至4年6个月不等 能查到具体诈骗金额的案件:依据《刑法》规定,诈骗数额较大(3000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3万元以上)的,处3至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的,可判处10年以上至无期徒刑三、如何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胁从犯认定:若能提供被殴打、胁迫的证据,证明系被迫参与诈骗,可认定为胁从犯,依法减轻或免除处罚。 自首与立功: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或检举他人犯罪、协助抓捕同案犯,可认为自首或立功,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从犯身份:在电诈团伙中担任业务员、行政内 勤等角色,甚至部分层级较低的组长、代理,若能证明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可被认定为从犯,获得量刑优惠。 参与境外电诈回国后,面临法律审判几乎难以 避免,但通过积极争取自首、立功、胁从犯等情节,仍有机会最大限度减轻刑罚。同时,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建议尽早委托律师介入,为合法权益争取更大空间 #缅北回国 #缅北涉案人 #广州模特被骗缅北 #电诈 #法律咨询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