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和《后来》的故事: 每当《后来》的前奏响起,无论身在何处,总有人会沉默,然后跟着轻轻哼唱。这首歌,早已不是刘若英一个人的独白,而是80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2000年,刘若英将这首翻自日本组合Kiroro的歌曲唱进了无数人的心里。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华,眼神清澈,歌声里却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决绝与伤感。人们都说,她唱的是她自己的故事,那段众所周知的、充满遗憾的师徒情缘。她唱着“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字字句句,仿佛都是她对自己那段无果感情的注脚。 舞台上的她,无数次唱起这首歌。从青涩唱到成熟,从黑衣唱到白纱。人们发现,她的演绎在悄然变化。早期的版本里,是带着疼痛的呐喊和不甘;后来,歌声里多了一份释然与沉淀。尤其是在她结婚生子后,再唱起《后来》,她在演唱会上依然会哽咽,但眼泪中不再只是悲伤,更有对过往岁月的和解与感谢。 最动人的一幕,是某次演唱会上,她唱到中途,突然笑中带泪地说:“你们会不会唱?会唱的一起唱好不好?”随后,全场变成了万人大合唱。灯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流泪的脸。那一刻,她不再只是一个歌者,而是一个引路人,带领着大家,集体完成了一场对青春的悼念。 每一个在KTV里抢着麦克风唱《后来》的人,每一个在深夜被窝里听着它流泪的人,都在歌里听到了自己的故事。那个因为倔强而分开的初恋,那句没能说出口的“对不起”,那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的追悔莫及……刘若英用她真诚的嗓音,为我们所有人的遗憾,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所以,《后来》为什么能唱这么久?因为刘若英用她最真实的生命历程,喂养了这首歌。她让我们明白,“后来”的真正意义,并非忘记,而是我终于能带着这份遗憾,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后来,我们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错过,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而谢谢你,刘若英,陪我们哭了那么久,也教会了我们如何笑着告别。#后来 #刘若英 #80后的记忆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3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