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64
安世半导体跨国博弈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拆解一场教科书级的跨国博弈——安世半导体事件。这场持续10年的资本与规则的较量,究竟藏着怎样的产业密码? 时间回到2016年,当时市值不足200亿的文泰科技以181亿元收购了濒临破产的荷兰安世半导体。这场“蛇吞象”的收购让安世毛利率从破产边缘飙升至37%,负债归零。更关键的是,安世总部虽留在荷兰,但70%的设计和封装测试都在中国东莞完成,中荷合作看似双赢。 2019年,文泰科技再砸330亿元完成对安世的全资控股,中方CEO张学政上任,外籍高管暂留任。安世一跃成为全球最大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但平静之下,暗流早已涌动。 2023年,美国、荷兰、日本达成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协议。安世荷兰高管趁机推动成立超规格监事会,要求切断中国区与总部的业务关联,张学政坚决反对,双方矛盾激化。 2024年,美国将安世纳入实体清单,理由是中资控股超50%。荷兰经济部借机加速行动,安世CFO等外籍高管秘密谈判,四年未果,最终推动荷兰政府以治理缺陷为由,冻结安世全球30家实体资产,暂停张学政职务,股权交第三方托管,仅保留文泰一股。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动用冷战时期《商品供应法》,这一动作直接切断了安世中国区的网络权限,全球供应链瞬间中断。 但中方的反制来得更快更狠。10月3日,中国商务部禁止安世中国区出口关键芯片组件,全球车规级芯片供应缺口达200亿元,同时将钨等重稀土纳入出口配额管理。欧洲车企库存仅够维持60天,宝马、大众等面临停产风险。安世中国则声明荷兰指令无效,员工薪资照发,生产照常进行。 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谴责荷兰泛化国家安全,要求遵守市场原则。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若10月底前未解决,欧洲汽车产业将损失超200亿欧元,影响10万就业岗位。 10月17日,荷兰经济部长承认非政府意愿,呼吁对话,但中方未回应,要求荷兰撤回非法行动并赔偿损失。这场博弈,中国用18天迫使荷兰主动求和。 国产EDA软件发布、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凸显了中国产业链的韧性。安世半导体事件暴露了跨国企业控制权争夺的法律灰色地带,荷兰单边行动撕裂了全球供应链规…… #安世 #半导体 #芯片 #高科技 #竞争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安世半导体这次被荷兰用闪电战的手段强占,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企业这次吃的亏,其实让我想起我们领导讲过的一句话: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在欧美收购企业时,基本上都采用了安世的方式。就是一般只是在董事会派一两个人,或者派一个监事。高层管理者都原封不动都保留,组织机构基本不动。而且力求在在法律合规上做得完美无缺。虽然是大股东,但把自己放在非常低的位置,低到尘埃里。 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对于发达国家的法律环境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是毫不怀疑的,100%的相信。但安世这个事件是一次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一次黑天鹅。这个事件宣告了一个残酷但争相,在地缘政治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背景下,原来形成的对发达国家法制环境和经理人职业操守的信仰被颠覆了。 回过头来看,整个事件就是三位高管和荷兰当局完美地做了一个局。29号,荷兰工业和气候部发出冻结安世半导体组织变动、人事、资产和股权的指令。第二天一早,这三位高管赶到企业法庭,把所有资料递交上去。6号就开庭了,显然连夜加班,肯定周末也没休息。 我们一直以为欧洲效率低,到点下班,加不加班,但这回看明白了吧?人家关键时候还真不掉链子。从30号到7号,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所有流程都走完了,全部搞定。 这三位首席财官、首席发布官和首席运营官,都是原来的恩智浦的老臣。这些年,文泰科技对他们非常敬重,薪水年年涨。但张学政显然低估了这些人的权谋,给了他们太多的授权。但最终被人玩了。 这对中国出海企业来说,是一堂血淋淋的课。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欧美的商业环境已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一套了。在利益面前,他们身上的狼性完全显现出来,规则也不讲了,甚至会搞突然袭击。 据说张学政,当时还在在荷兰上班。被突然踢出局,连门都进不去了,邮箱也进不去了。谁能想到这样的大老板、董事长会被用这种手段踢出局?其实以前国内外企业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但无一例外,最后控股方都获胜。但这一次,因为有政府做后盾,董事长、实控人居然被踢出局,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教训。 其实,如果我们回头来看,假如闻泰科技的张学政在担任CEO之后,能够采取更为谨慎甚至“小人”的一些手段,可能就不会让事态发展到现在的状况。要做到恩威并施,关键是不能太信任,不能让他们形成一股绳。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张学政#荷兰#芯片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43
安世风波:荷兰强抢股权,中国反制立规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股权的行为,是赤裸裸的商业掠夺。其解职中方CEO、强行托管,绝非正常商业操作,而是海盗基因的现代体现。面对挑衅,中国果断亮剑,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招精准打中要害:荷兰抢走的是股权证书,但安世生产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没有中国原材料与部件,股权便是废纸,无法向欧洲车企交付芯片。德国大众、奔驰等车企60%的相关芯片依赖安世,产线面临停摆风险。它们已向荷兰施压,要求每日巨额赔偿,这才是荷兰经济大臣急忙求和、辩称“独立决策”的真正原因。荷兰此举,既有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之意,也有妄图以安世为筹码,在未来稀土谈判中占先机的算计。然而其严重误判了中国决心与实力。中国拥有最大市场和最强供应链,荷兰在华拥有飞利浦等重大利益,绝无资格与中国“对赌”。此事绝不能简单谈判了事。若此刻妥协,等同于承认掠夺合法,将为中国海外企业开启危险先例。必须坚持“先归还,后谈判”的原则,以此立下规矩:任何国家若重操海盗旧业,必将付出沉重代价。当前,闻泰科技股价反弹及潜在并购动向,显示市场对中国反制能力的信心。此事件本质是产业链话语权之争。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市场与供应链如“水”,企业如“舟”。荷兰强夺“舟”却失“水”,终将寸步难行。此次反制,不仅是为安世维权,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足够实力捍卫企业利益,旧时代的强盗逻辑行不通了。#中荷关系#中美博弈#安世风波#国际时事@大卫Al @抖音小助手 @抖音创作灵感 @抖音创作小助手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