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0: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4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2
00:00 / 05: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别让你的孩子,输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上 说真的,我常常很羡慕我的学生。 这次带他们去阳朔研学,几天的经历,就像看着一群小家伙,在一场接一场的冒险里,悄悄地认识自己,就像一场大型的“自我发现之旅”。 第一天徒步,有的孩子在山路上脚步轻快,眼睛发亮,那一刻你就知道,他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晚上露营,有人三两下就搭好了帐篷,那种成就感,藏都藏不住。 第二天探洞,在那种彻底、纯粹的黑暗里,有的孩子对钟乳石着迷,有的对地下河充满好奇,但也有孩子紧紧拉着我,小声说“老师,我怕黑”。怕黑不丢人,能认清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下午攀岩,那个平时不爱运动的孩子,在攀岩时竟然成了“蜘蛛侠” 飞檐走壁。 第三天上午划浆板,有的孩子短短十几分钟就学会了从坐着,到跪着划,再到站起来划的飞速进阶,乘风破浪。 有的孩子则很快落入水中,那个划浆板落水的孩子,没有懊恼,反而在水里开心地游了起来——你不会的东西,未必是你的短板,可能只是另一种快乐的开始。 下午骑行二十公里,他们学的不只是安全骑行技巧,更是如何有效传递信息,以及摔倒后如何安抚自己、包扎伤口。 最后一天,去福利镇画扇子,感受传统山水画的“浓、淡、干、湿” 不同技法。 除了这些,平时学校里大量的拓展课: 烹饪、茶艺、机器人、马术、击剑、游泳、高尔夫、乐高等等” 也给他们提供了许多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机会。 我忽然觉得,世界就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不是为了让孩子赶路,而是为了让他们在路上,清清楚楚地照见自己。 所以,无论是研学中的登山攀岩,还是学校里的茶艺击剑,这些看似是“课外活动”,其实都是在给孩子们提供照见自己的机会。我羡慕的,正是他们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频繁地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反馈:“哦,原来我的心会为这个而跳动。” 而这份清晰的自我认知,是多少人,用尽一生都在寻找的答案。 我们总急着让孩子按部就班的长大,却忘了,世界存在的意义,是让他们在其中照见自己#知识分享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8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