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紫剑5天前
每年10月25日,武汉三镇的上空总会响起肃穆的防空警报。这穿透时空的三声长鸣,不仅是防空防灾的战备演练,更是对1938年那个苦难日子的沉痛回望——当日军铁蹄踏破汉口防线,这座华中重镇在浴血抗争四个半月后最终沦陷,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痕。2004年,武汉市政府以立法形式将这一天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让每一代武汉人都能在警钟声中,铭记城市用鲜血写就的悲壮史诗,缅怀为抵御侵略献身的先烈。 1938年的武汉,注定在战火中接受最严酷的淬炼。自南京沦陷后,这座扼守平汉、粤汉铁路枢纽的“九省通衢”,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临时中心,也是日军妄图“速战速决”、摧毁中国抗战意志的最后屏障。当年6月,日军集结14个师团、约35万兵力,配以120艘舰艇、300架战机,兵分三路合围武汉,铁蹄所至烧杀抢掠。面对侵略者,中国军民同仇敌忾,集结近百万兵力,在皖、豫、赣、鄂四省铺开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防御战场,一场以血肉之躯抵御钢铁洪流的抗争就此打响。 武汉会战的悲壮,首先镌刻在每一寸焦土的防御战中,写在中国军人以命相搏的坚守里。长江南岸的瑞昌战场,日军波田支队凭登岸优势与重武器疯狂进攻,炮弹暴雨般砸向阵地,工事不断坍塌。守军第3集团军官兵依托残破战壕拉锯:打光子弹拼刺刀,刺刀卷刃用石块砸,重伤员趴在地上死死拽住日军,以身体延缓进攻。每日都有整排、整连官兵殉国,遗体堆叠成“血肉防线”,直至8月24日弹尽粮绝,撤离时幸存官兵不足原编制三分之一,阵地每退一米都浸透着鲜血。 富金山之战是“以弱搏强”的缩影。1万余名中国军人驻守此地,面对配备坦克、毒气弹的日军精锐。战斗打响后,日军先以飞机轰炸、毒气覆盖,再用坦克开路冲锋。我军在断粮断水的绝境中,战士抱着炸药包扑向敌坦克同归于尽;有的连队打到只剩十几人,仍坚守至全部牺牲。坚守10天后阵地虽失,但我军以超9000人伤亡歼灭大量日军,粉碎其快速突破企图,让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武汉 #武汉抗战
00:00 / 1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0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36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