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1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1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时报日历-世界候鸟日 “我们是在天空游荡的旅客,而如今,我们应当飘落何方?” 今天是世界候鸟日。为贴合候鸟在春秋两季迁徙的特点,该节日也分为两天,分别为该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以使公众关注国际合作保护鸟类和栖息地的必要性,提高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鼓励国家和地方采取保护行动,并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今年的世界候鸟日分别为5月10日和10月11日。 世界候鸟日的起源最早追溯至1993年,由美洲国家设立“国际候鸟日”。2006年,《保护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定》秘书处与《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秘书处联合发起设立世界候鸟日。2017年10月26日,国际候鸟日、世界候鸟日正式联合,并于2018年统一采用“世界候鸟日”的名称。 候鸟大致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它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会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而这些路径被称为“候鸟迁飞通道”。在全球现有的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中,有四条穿越中国,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途径秦皇岛,是候鸟数量最多、多样性最丰富的迁徙路线之一。对于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不迷失方向的原因,科学界主要分为两种假说:一种为“视觉定向”,即候鸟以来地形和景观判断飞行方向;另一种为“非定向视觉”,认为候鸟依靠地球磁场定位。 在南来北往的迁徙中,候鸟散播种子、传粉、吃昆虫来防治害虫,不仅维持了生态平衡,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然而根据研究显示,全球80%的鸟类无法在人类主导的环境中生存,面临着诸如窗户撞击、建筑玻璃幕墙碰撞、光污染、栖息地丧失与碎片化、杀虫剂、入侵物种等威胁,且人工光源也会导致夜间迁徙的候鸟迷失方向。 想要建设鸟类友好型城市和社区,确保候鸟的安全迁徙,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该起程了,亲爱的朋友们——希望在下一个春天,我们仍能于此重逢。” #第五人格 #隐士 #世界候鸟日 #玩的就是第五人格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