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1
我奶奶老家是塘西,今天过来塘西村办点事,来到了宜山著名的古桥。而今有存留下来的最早古桥,当属塘西这座筑于宋元祐二年(1087)的“元祐古石桥”,距今已938年,也是苍南县最古老的石板桥之一。鳌江以南,东海之滨,平原广袤,绿水逶迤,谓之江南垟。这里河流密布,河道交纵,路环水抱,五步一河,三步一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古树,古亭……处处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情。宜山,千年古镇,旧时江南垟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人杰地灵,文脉渊厚。昔日,球山之麓,风光旖旎;名胜不穷,古迹颇多。宜山民间有言:“一亭、二楼、三市、四寺、五河、六山、七树、八岩、九井、十桥。”有河,就有桥,一座座石桥,连接起一条条道路,也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因此,我们江南垟一带,无论是瓯语、闽南语和蛮话都称之为“过桥”。宜山的“过桥”,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的广福桥,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一座桥,就是一段记忆;一座桥,就是一处乡愁。其积淀着厚重的江南垟文化,也讲述着宜山的历史故事。时光如流,守一段记忆,说一段过往。一条小河,一缕乡愁;一座古桥,一段记忆。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条岁月的长河,河上是记忆的长桥,那是我们儿时温情美好的旧时光。宜山,我们记忆永恒不变的故乡;过桥,我们灵魂回归天真的地方;宜山的桥,还有一段你我愿意于此虚度的时光。塘西村,因驻地得名。1949年为宜山镇第四村。1953年划归南萍乡。1956年南萍乡撤销,复属宜山镇。1956年为宜山镇第一高级社。1959年取名塘西生产队,属宜山管理区(大队)。1961年称宜山公社塘西大队。1984年改称宜山镇塘西村委会。驻地塘西。辖塘西自然村。东至钱库镇湖广店村,南至钱库镇大云兜村,西至芙蓉村,北至宜一村。面积0.50平方千米。362户、1639人,村民讲闽南话。祝愿塘西地方人丁兴旺!🌹#宜山 #古桥 #苍南 #江南垟小老弟 #河边吹吹风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