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阳光阁6月前
1995年,葛优拍戏赚了350万,把钱全部交给了妻子贺聪。谁知贺聪转身就在北京买了4套房。葛优很无奈,认为妻子不会管钱。 350万现金到账,葛优松了口气,这是靠拍戏、接广告一笔一笔攒下的积蓄。 银行利率5%,一年二十万利息,“放银行,睡觉都挣钱。”他当时这么说。 话音刚落,贺聪不吭声,回屋翻报纸,两天后直接拍板:房子,买。 三环里,买四套,一套住,三套租,当时房价1400一平,三环内,几乎是白菜价。 葛优差点炸了,“这不是败家么?钱都让你一锅端了!”气得他好几天没睡好觉。 但贺聪脑子清醒。她看的是北京,不是房子。 几年后,房价开始涨,不是翻倍,是连跳。 2000年,北京楼市迎来第一轮上涨,三环里的房子跳上三千多一平。2008年奥运临近,一下干到了上万一平。 到了2020年,房价翻了几十倍,三环核心地段接近十万一平,葛优家的几套老房,总价不下七八个亿。 贺聪也没闲着,房子买完,她辞了美术老师的工作,开始打理葛优的事业。 管剧本、管合同、看账目、签人,样样来得快。 谁见过演员拍戏要报备?葛优就得报,因为贺聪盯得紧,拍戏不能接亲热戏,怕她不高兴;宣传不能口嗨,怕她觉得“飘”。 他负责演,她负责管,事业线一波三折,但日子稳得跟钟表一样,几十年没出过绯闻,没上过负面头条。 贺聪买完房也没闲着,她懂得“资产不能躺",房租只是现金流,真正的大钱,要靠调度,要靠组合拳。 她把房产打包做抵押,融资再投资,开饭店、搞副业,葛优想都想不到的事,她一步步落地。 买房是她赢第一局,之后每一招,她都没让家底“漏了底”。 从历史角度看,贺聪买房赌对了时代。 90年代房改,城市住房商品化,谁眼睛亮、谁出手快,谁就吃第一波红利。 多数人犹豫观望,她直接下单,她没等政策出齐,也没等市场成熟,就先下场了。 现在回头看,很多人觉得她运气好,其实不是,运气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她不是瞎蒙,是翻了几个月报纸,看了无数新闻,问了几十个业内的朋友,才下这个决心。 而葛优呢?他不爱折腾,典型的稳妥派。 喜欢演戏,赚到钱就想藏起来,过日子,他最怕折腾,怕冒险,但偏偏碰上贺聪这个“掀锅盖的”。 这俩人,一个拽着过去,一个冲着未来,对上劲了。 所以几十年下来,这个家没倒,也没飘,葛优继续演,拿奖接广告;贺聪盯盘、算账、看人、投资。 家庭是公司,婚姻是合伙。谁当主角不重要,重要的是戏别砸,账别错。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1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3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35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