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东汉帝陵南兆域汉桓帝刘志宣陵 #历史 #东汉帝陵 #考古 #文物保护 #汉桓帝 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北侧原本有一座非常巨大的墓冢,但随着村子的外扩,墓冢也被人慢慢的取土削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最终被夷为了平地。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进行了勘探,发现存下地表之下的原始封土直径竟然达到了125米,探测出的墓道宽度也竟有10米。而在墓冢的东及东北侧的地表之下,更是发现了大面积的建筑遗迹。因此,白草坡这座已经被夷平的大冢,正是一座早已消失的帝陵。所以评为了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所以从2014年6月开始,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又先后分三次对陵园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2020年,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考古过程中更是发现了玉衣残片以及一件外侧壁刻有“光和三年造”字样的石制器物残器。“光和”是东汉末年汉灵帝的年号,但是汉灵帝文陵已经确定在邙山陵区,因此,这个石制器物是汉灵帝为他的上一任皇帝,也就是汉桓帝修建陵园时制造的。根据陵园遗址中出土过的部分遗物为东汉晚期判断,联系白草坡所处位置以及与汉魏洛阳故城的距离等,基本确定白草坡东汉陵园就是汉桓帝宣陵。 汉桓帝刘志132年至168年,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刘志爱好音乐,善于弹琴吹箫,因此受到梁太后的喜爱,还将自己的妹妹梁女莹嫁予他。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驾崩,梁太后便拥立刘志为帝。即位初期,依然由太后梁妠临朝听政。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病重,临终之时,她下诏归政于刘志,但朝政大权依然由外戚梁冀掌握。延熹二年159年,在刘志中常侍及朝臣的协助下收回梁冀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为比景都乡侯,后逼迫梁冀及妻孙寿自杀,随后将梁氏外戚集团一网打尽。刘志在位期间,任用凉州三明平定羌乱,讨伐鲜卑并将其赶至塞外,重新收服了西域的龟兹、乌孙等国,恢复了东汉与天竺和罗马帝国之间的朝贡贸易;采纳韩演建议,将专权的五大宦官全部贬黜。但另一方面,刘志兴起党锢之祸,开启了东汉后期政局混乱的先河,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8年1月25日,刘志逝世于洛阳宫德阳前殿,时年三十六岁,葬于宣陵,庙号威宗。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
东汉帝陵南兆域M1048墓冢 #历史 #文物保护 #东汉帝陵 #古墓 #考古发现 东汉帝陵南兆域M1048墓冢,位于寇店镇李家村东,俗称“东冢”,现存封土平面呈圆形,直径110至118米、残高12米,封土夯筑,呈黄褐色、红褐色,层厚0.06至0.25米。经勘探,原始封土呈圆形,直径约185米;墓道平面略呈梯形,斜坡状,现存封土外常15.5、宽7.5~9.5、开口距地表0.4米,墓道两侧内收二级台阶,阶宽0.6米,填土为五花夯土。方向186度。根据近年来对东汉帝陵南兆域各封土的研究,有专家认为这座位于李家村东的M1048,便有可能是当年和帝专为生母恭怀皇后所建的西陵。汉章帝恭怀皇后梁氏,出生于61年,梁皇后汉章帝刘炟贵人,汉和帝生母。追封皇后。梁氏为褒亲侯梁竦之女。梁氏年少失母,为伯母舞阴长公主所养。梁氏年十六,既在建初二年与姐姐俱选入掖庭为贵人。建初四年,梁贵人生和帝。章帝的窦皇后养为己子。欲专名外家而忌妒梁氏。八年,窦皇后作飞书以陷梁竦,梁竦坐诛,贵人姊妹以忧卒。汉和帝永元九年,已成为太后的窦皇后逝世,还未下葬,而梁贵人姐姐梁嫕上书陈贵人枉殁之状。太尉张酺、司徒刘方、司空张奋上奏,贬去窦太后的尊号,不与汉章帝合葬。百官亦多上言者。汉和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于是窦太后与汉章帝合葬敬陵。汉和帝因为生母梁贵人酷殁,敛葬礼阙,乃改殡于承光宫,上尊谥曰恭怀皇后,追服丧制,百官缟素,与姐梁大贵人俱葬西陵,仪比敬园。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0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9: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