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于24年开始实施,部分地区目前仍在推进落实)转扩周知!教育部发文明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通知》表示,应给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相应的睡眠时间。 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 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应按时就寝不熬夜。 《通知》强调,防止学业过重挤占学生睡眠时间。 一方面,中小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另一方面,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教师要做好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通知》要求,要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 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教育 #家长必读 #小学生 #睡眠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
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需要"家校合作" 教育部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究竟是什么夺去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其一,就是过重的学业负担,最为直观的就是作业量过多。其二,就是电子产品剥夺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显然,要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需要"家校真诚联合",都要将确保学生的充足的睡眠时间放在首位。在达成"共识"之后,根据事先制定的举措落实到位,才有望真正实现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就学校而言,如果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以作业量多取胜,作业讲究精、简,合理调控学生的书面作业总量,一般情况下,学生是能够在学校内完成的。毕竟有课后服务时间。当然,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完成不了作业,这就需要教师对其作业的布置进行适当的减少。但不管怎么样,不能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完成作业。学生减少玩电子产品,更能够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家长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控制学生玩电子产品,并且要身体力行,不能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确保睡眠时间放首位才是"教育健康"的要义,无论实施"阳光体育+",还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减少学生的近视率,都在回归教育+的本义。教育本该就最为"健康"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下,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到了直接无视学生健康的地步。这是"畸形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畸形",学生就是最大的"牺牲品"。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不是件简单的事。家、校、主管部门都要多想办法,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人人都有责任。#学生健康 #学生睡眠#教育问题 #睡眠不足对孩子的危害 #家长必看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