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1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1
00:00 / 07: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36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5
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锦乐呈意11月前
宋胖子的《郭源潮》曾一举斩获金曲奖最佳作词人 被很多人称作国内民谣巅峰之作。 今天伴着官方MV浅读一下《郭源潮》。 文艺青年和隐世老者是主人公, 代表了两类人、两个人生阶段、两种心理处境。 青年追逐着名利社会与黄金世界中真正的“万物法则”, 怀着高傲与好奇心想洞悉一切, 也自认为看透了所有,也就是所谓的真理; 给万物蒙上了一层主观情感, 为“公主坟的乌鸦、东窗之木、事发之麻”而感动, 也就是所谓的文艺; 心驰神往昆仑、蓬莱这般仙境和哥本哈根童话一样的的自由。 老者对这一切不以为然, 因为他就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 他批判青年是在“层楼终究误少年”, 而老者认为自己已经进入真正的自由之境, 能够放得下,不关心俗世, 沉浸于山水禽兽、自然之间。 但青年认为这不是一种真自由, 而是对于事实、社会复杂性的逃避, 是在拿着自己的真理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之后的一种“假大隐”。 他们相互不愿承认自己坚持的错了, 因为一旦承认,自己的内心就没有支撑而崩坍了, 就不知道自己在追逐什么人生意义了。 而最终就是,俩人都悟透了, “你我都一样,将被遗忘,” "你的病也和我一样", 老者与青年都在追逐 热衷于风月情感、离合悲欢、自由心境 这种由人们用语言描述出来的看不见摸不着, 而又相伴一生的人造虚无概念, 穷其一生甚至可能因此而碌碌无为, 年少无成、老来避世的根源都在此。 说到底,在这些概念在被人类用语言描述出来之前, 人类终其一生在为原始欲望、生命存活 这种最最基础的东西挣扎, 现在人类奋斗的本质也没有改变, 只是把这基础上面蒙上了一层面纱, 打造成了梦想、真理、自由、文艺等等细分的概念, 分的过于细了反而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轨迹和质量。 很多人疯狂追逐的东西恰巧就是虚妄。 而MV中的女孩代表着生存的基本需要 老者和青年和她接触, 这是内心的欲望与某些情感。 女孩离去等场景代表人生不同感情与经历。 两人撕扯则是观念、人生意义上面的争执海。 拥抱是自然与自由的代表。 人类热衷于很多东西,一些根本就不存在东西。 但是我们每天为了它们悲伤,为了它们高兴, 为了它们魂牵梦绕,为了它们忙忙碌碌。 我们创造了它们, 我们又在为这些人造的概念付出巨大的精力, 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精神病。 唯有时间永恒。 #宋冬野 #郭源潮 #金曲奖 #最佳作词人 #民谣故事
00:00 / 07: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