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吴石将军的一封信 尊敬的吴石将军: 你好! 提笔时,窗外是灯火璀璨的和平年代,街道上车水马龙,孩子们在广场上嬉笑奔跑,而我,一个生活在您用生命换来的盛世中的普通人,正隔着岁目的长河,向您致以最深的敬意与怀念。 最近,我在《沉默的荣耀》中看到了您的故事,当您淡然说出“我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时,我仿佛触摸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一颗滚烫而坚定的心。您本应选择安逸,却毅然踏上了荆棘遍布的路,将个人的生死荣辱轻描淡写,却把民族的未来扛在肩头。那一刻,我泪如雨下,不是为悲剧而笑,而是为信仰的纯粹与牺牲的壮烈! 您知道吗??您守护的山河早已换了人间,今月之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旧模样。我们的飞船皋翔九天,我们的舰艇巡弋深蓝,稻田里飘香着丰收的喜悦,街巷中回荡着自信的歌声。我们铭记历史,不是延读仇恨,而是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追忆英雄,不是沉溺悲伤,而是让忠魂的热血永远流淌在后辈的血脉里。 您和无数隐姓埋名的先烈,像暗夜中的星辰,默默照亮民族前行的路。枪声可以夺走生命,却无法湮灭你们用信念点燃的火种,它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承,终成今日中华的万丈光芒,我们不曾忘记每一个“一个不回”的背后都藏着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吴将军,你离开时或许带着遗憾,但请相信您毕生追求的梦想,已在子孙后代的手中开花结果,您眺望的那片海峡,终将跨越历史的波涛,迎来完整的团圆,因为这是亿万华夏儿女共同的意志,如潮水不可阻挡。 纸短情长,唯有一遍遍默念:这盛世如您所盼,也请您看着今天的中国,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谨以一名普通中国人的心声,献上跨越时空的鞠躬。 敬礼! 一个生活在您守护的盛世的后人 2025年10月18日敬上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恒星6天前
这是吴石将军的小女儿给国防部军法局写的申请信这是吴石将军的小女儿,在父亲就义之后,为领回遗体,给国防部军法局写的申请信。吴石将军被枪决时,当局曾宣称“叛徒户体不予归还”。但是15的吴学成写下了这封言辞恳切的信。“惟念民父已受极刑处分,民以父女恩义深情,难忍遗体任听暴弃,拟恳恩准将民父遗体归民认领殓葬,避免暴骨, 藉慰子心。” 这封信格局气度分寸,展现出将门虎女的勇气与坚韧。第二天军法局就奇迹般批准领取,条件是不能声张、不能办丧事、不能对外说。吴学会冷静坚定地独自领回父亲遗体。她守护骨灰长达半个世纪,直到2002年将骨灰送回北京安葬。 这封信真的震撼人心,不是因为悲情,而是那种骨子里的教养力量与家国气节。十五岁的吴学成没有哭喊,没有乞求,而是用一封格局气度分寸都无可挑剔的信,去面对一个枪决了他父亲的政权。字迹端正如铁,从落款到印章讲究到极致,这哪是一个孩子的信。这分明是一位传承着家国气节的旗帜。 首先,书法的稳重,是家教的底色。看那一笔一画笔试稳健,收放有度,没有丝毫的急躁和情绪。写信的人心若不定,决写出这样的字,那是一种万事有理,世到尽头仍守分寸的气度。二、格式的工整是文化的传承。 称呼正文落款日期精确,排版归正。那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文化修养。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仍然懂得信有体力,这是文脉未断的证明。三、印章的讲究是性格的写照,盖章不是浮躁的动作,那是确认的仪式。一个十五岁的少女,能以如此平静和坚定的方式完成这封信,说明他早已明白什么叫自制, 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真正遗产。很多人说这封信堪称一件艺术品,但我更想说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格样本。在那个民族最艰难的岁月里,真正的文化人从不是读了多少书,背了多少诗,而是当风雨来袭,他们依然从容笃定。今天在看着封信,不只是感叹那代人的书法好,而是要明白书信之美,从来不止于笔画,更在于品格,父亲吴石将军,以生命守信仰。女儿吴学成,以字句守尊严,这封信写的表面是请为父辈留一点尊严,实际上是为文化留一线火种。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吴石将军遗书全文如下:(一) 我家累世寒儒,读书为善,向为乡(邻)戚友敬爱。 先君生余,已届晚年,所期许者甚深。余于民元参加学生军,北伐满清,未几和议告成,乃从入伍生而预备学校而保定军校,嗣更留学日本炮兵学校与陆军大学,在学时期,以勤苦劬学闻于侪辈。保定军校与留学日本,均得以第一人卒业。任事以还,忠慎勤清,绝不丝毫苟且,一息偷安。凡我师生僚友,无不称道,不绝于口。所著成绩,知我均能道之,不愿具述。 余韶龄颇聪颖,第因体孱多病,先君又衣食于奔走,致少年失学,幸入军事学校后,自知励志殚力苦读,不特文艺学术,出人头地,而体魄与术科亦极强胜。壮岁旅居北燕,受业于何梅生先生之门,经义诗词,亦见精进,极蒙梅生夫子之赞许。友朋多以十二能之人自我,盖谓娴中外古今兵学,通文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也,不图今日竟陷此悲境。不能自保其身,亦可痛也。 自幼读书,颇知敦义爱人,自力学至于任事,四十年来,对于助人一事,往往超越一已能力范围,对于恤贫周急,以及患难失业之救济,冤狱之平反,慈善之提倡,经予一手力行者,不知凡几。今兹陷于囹圄,又复依谁能救我乎。可笑亦复可哀! 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事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厉。然余心地温厚,待碧奎亦克尽夫道。碧奎既能忍余之愤怒无怨色,待余亦甚亲切,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渠矣。提及儿女,至为伤心,长男美成,原在武汉大学肄业,不幸于民卅五乘轮返京,途中轮遭回禄,美儿失踪至今生死未卜,余与碧奎朝夕思念不置。二男展成生二月殇,四男、五男均于抗战期间,因乏良医良药,一因脑膜炎死于桂林,一因肺炎死于贵阳。两儿聪颖异常,爱我尤甚,均遭天折,岂不痛哉!三男韶成、长女兰成,原在南京中大与上海医学院肄业,音书断绝,已期年矣。余最钟爱之少子健成今年才六龄,自伊呱呱坠地以来,虽未久离余膝下,朝夕拥抱调笑,无所不至,其足以解我忧愁。诚惟此子是赖,春间方报名入私立幼稚园,余尚未见其入学已被逮,不知父子尚有见面之日否?思之不禁泪涔下矣。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