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夜雨声声,寄去了无尽的思念!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这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一说友人)的复信。此诗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诗即兴写来,写出了作者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这首诗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全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 ①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③注释 ⑴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⑵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⑶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⑷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⑸秋池:秋天的池塘。 ⑹何当:什么时候。 ⑺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⑻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⑼却话:回头说,追述。 ④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唐-诗仙-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千古绝唱,尽显豪迈。此诗先写作者之行踪,次写庐山之景色,末写隐退幽居之愿想。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尽抑扬顿挫之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精彩名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开篇名句,以楚狂接舆自比,表达对世俗礼教的不羁态度,奠定全诗狂放基调。 精彩名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诗人描绘庐山壮阔景色,展现天地苍茫的意境,凸显自然永恒与人生渺小的对比。 写景名句:“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诗人妙笔生花,以动态笔法刻画风云变幻,色彩鲜明,气象雄浑。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7: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5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8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03
00:00 / 5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35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3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94
00:00 / 1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