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40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2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6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一切法无我,无常,苦,空,无我”是佛教中的四圣谛,也称为四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之一。这些谛理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所发现的,它们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真相。 1. 无我(Anatta):无我指的是一切法(包括身心世界)都没有自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在佛教中,无我否认了永恒不变的自我,认为所谓的“我”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暂时组合而成的,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到无我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减少贪嗔痴,达到解脱。 2. 无常(Anicca):无常指的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无论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内在的心理状态,都是刹那生灭,不断变化的。认识到无常可以帮助人们放下对恒常的执着,接受变化,从而减少痛苦。 3. 苦(Dukkha):苦指的是生命中的不圆满和不舒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佛教认为,由于无明和贪爱,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经历各种身心上的痛苦。认识到苦可以激发人们寻求解脱的愿望。 4. 空(Sunyata):空指的是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空并不是指绝对的虚无,而是指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性。认识到空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立思维,达到智慧和慈悲的统一。 这四圣谛是佛教修行的基石,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谛理,佛教徒可以逐步断除烦恼,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佛学智慧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