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妖儿3周前
日月山——那道回望与前行的分界岭 文成公主摔碎了父皇赐予的日月宝镜,断却了回望长安的退路。那纷飞的镜片,没有化为思乡的泪,而是融入了山河,让“日月山”之名承载了一位女子最决绝的担当。离开日月山,思绪依然停留在那个“向前是苍茫,向后是故乡”的瞬间,停留眼前的是个人命运融入家国天下的悲壮抉择。 迎风飘飘的经幡---诵念着永恒祈愿 那五彩的经幡,在高原永恒的风中翻飞。每一次摆动,都是一次诵经。它们不只为文成公主而飘摇,更因她的故事而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经番上的经文与佛像,承载着世世代代人们对和平、安康的祈愿。置身经番下,思绪萦绕其间,深深感受的已不是公主一个人的离愁,而是千百年来,所有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祝祷,是一种超越个人悲欢,宏大而永恒的生命律动…… 文成公主庙——被神话的牺牲与永存的和平象征 庙中的公主,已被尊为绿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已从一个历史人物,升华为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当地民众的敬拜,早已超越了对一位唐代公主的怀念,而是对一种伟大精神的崇敬——她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和平,更是种子、技艺与文化交融的可能。驻足于此,是在与一个被神化的符号对话,也是在回望那段牺牲个人换来的、照亮了历史一瞬的和平之光…… #日月山#经番#文成公主#自驾 #青海游记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江源3周前
青海拉脊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系东段,是南祁连山脉的一个支脉,山体总体走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其西段又被称为日月山。它绵延约260公里,宽度约在20公里至40公里,山峰海拔在4000至4800米之间。它横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海南州共和县、贵德县以及海西州天峻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地理分界线。 拉脊山山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拉脊山藏语原名“贡毛拉”,意思为“鹰飞不过之地”,后因栖息大量嘎拉鸡得名“拉鸡山”。嘎拉鸡是石鸡的俗称,学名Alectoris chukar,属于鸡形目雉科鸟类,其嘴和脚呈珊瑚红色,头颈部有黑色环带,羽毛艳丽,是一种外形很漂亮的中型鸟类,它分布在欧洲、小亚细亚、中亚、印度和中国西北、华北至东北等地区的高山岩石坡和丘陵沙石坡上,是一种观赏鸟,被巴基斯坦奉为国鸟,也被中国列“三有”保护动物。清晨来到拉脊山,嘎拉鸡“嘎嘎嘎”的鸣叫声婉转如歌,悦耳动听,如同大自然的呢喃。二是拉脊山的形成与青藏高原持续隆升有关。三千五百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青藏高原向上拉伸,开始不断的隆升。之后,经历一千三百万年前、五百万年前及二百六十万年前三次剧烈的抬起后,青藏高原发育成形,祁连山上升为规模庞大的祁连山系,形成南祁连山支脉拉脊山,因地质构造形似隆起的脊梁,演化出“拉脊山”称谓。 拉脊山文化底蕴厚重,在高大山体的山巅,分布有一处殿堂群——宗喀啦则,这座神秘的建筑群,在藏语中意为“山顶上的神宫”,其主体以佛教中的须弥山为蓝本,融合了十三战神拉则的元素,涵盖了藏区所有山神的信仰。该建筑群由13万块玛尼石堆砌,2016年4月9日,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拉则”建筑群。 拉脊山以其雄浑的地貌奇观、交织的生态画卷和浓厚的人文底蕴,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富诗意的地理坐标。站在拉脊山巅,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故事,每一片云都是大自然的诗篇。这不禁使人想起了那句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治愈系风景 #登上山顶看美景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