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27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扎染 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种非复制性的、自然形成的肌理效果是扎染最大的艺术特色,正所谓“染缬奇葩,千姿百态”,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扎染作品。扎染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在东晋时期技艺已经成熟。唐宋时代是扎染的鼎盛时期,贵族阶层的服饰和家居用品中广泛使用扎染工艺,纹样复杂华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的句子来形容其美丽。 染色: 将扎结好的布料放入染缸中浸染。传统染料多来自天然植物,如板蓝根(制作蓝靛)、茜草(红色)、紫草(紫色)、姜黄(黄色)等。浸染的次数和时间长短决定了颜色的深浅。 4. 氧化: 从染缸取出后,布料接触空气,染料中的色素会发生氧化,颜色逐渐由黄绿色变为蓝色。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深蓝色。 由于扎结的松紧程度不同,染料渗入的程度不一,形成了自然渐变、深浅各异的色晕效果,这是机器印花无法模仿的。 · 创作的随机性: 每一次扎结和染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了偶然性和艺术创造性。非遗扎染不仅仅是一种染色技术,它更是一门融合了设计、手工、化学和文化的综合艺术。它从千年历史中走来,正以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在现代生活中继续绽放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0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