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足球小子》,最着急的就是大空翼射门,一脚抬起来,半集过去了。当时觉得剧情太拖了,看得干着急,看了这本《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才明白,动漫追求的是无时间性。 最早的漫画是怎么表现时间的?漫画里人物说话用的是气泡框,画面外还有作者的叙述文字,比如“三天后”。气泡框里是当下的对话,叙述文字则在推动时间流逝。 这种手法被称为“间的描写”。 它体现的是一种客观的时间流,在精神分析里,被叫做“克罗诺斯时间”。克罗诺斯是是宙斯他爹,代表着这种规律、可计量的客观时间。 相对的,叫“卡伊洛斯时间”。这个名字同样来自希腊神话,就是那个用蜡做翅膀,飞向太阳的孩子。 他向上飞的过程,是一分一秒的物理时间,也就是克罗诺斯时间,当翅膀融化,他坠落的那一瞬间,却成了艺术里永恒的画面,这就是卡伊洛斯时间,也就是主观时间,是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感觉“时间变慢”或“时间停止”的瞬间。 后来漫画家们发现,用“间的描写”表现时间太局限,于是开始探索新的方法,不再依赖叙述文字,而是用“增加格子”的方式来拉长时间。 比如《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投篮,起跳、抬手、扣篮,这一连串动作,被拆分成好几个格子,每个格子都放大了细节。现实中一两秒钟的动作,在漫画里被无限拉长。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满满的张力,这就是卡伊洛斯时间的魅力。 美漫走的是另一条路,它特别忠实于电影手法,几乎全用克罗诺斯时间。美漫里每一格时间流逝,都是客观的、均匀的,它不会刻意拉长某个瞬间,情绪表达也很少夸张延长,人物的心理活动大多用独白来呈现,不会让读者完全沉浸到主观时间里。 但日漫不一样,自从引入卡伊洛斯时间之后,这种技法就被不断发展完善。除了漫画里格子的拆分,动画片里更是玩出了花。最典型的就是我开篇提到的大空翼射门 所以,日本动漫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把“高密度”和“高速度”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融合在一起。既能用密集的格子和特写,放大主观瞬间,这是高密度,又能通过画面衔接,保持故事的流畅性,这是高速度。 就像大空翼的射门,看似“拖时间”的镜头,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沉浸在那个充满希望和力量的瞬间里,这是动漫独有的时间魔法。 #读书分享感悟与收获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