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今天美国两大超市,一个很佛,一个已疯! 为什么沃尔玛和Costco的广告风格截然不同? ——背后策略、市场定位与消费者心理 1. 沃尔玛和costco的品牌定位不同:一个“稳”,一个“疯” 🛒 沃尔玛:大众平价,主打“可靠” 核心用户:中低收入家庭、精打细算的日常消费者 策略目标:降低恐慌,维持长期信任 如果消费者疯狂囤货 → 供应链压力大 → 可能缺货 → 损害品牌信誉 所以广告强调“别慌,我们稳得很”,避免短期抢购潮 🔥 Costco:会员制仓储,主打“超值狂买” 核心用户:中产及以上,喜欢“囤货”“量大优惠” 策略目标:利用FOMO(错失恐惧症)刺激消费 Costco的商业模式依赖会员忠诚度和大单消费 广告越疯狂,越让会员觉得“现在不买就亏了!” → 提高客单价 2. 市场环境:通胀+关税战下的不同应对 📉 沃尔玛:怕消费者“减少消费” 通胀导致物价涨 → 消费者可能减少非必要开支 沃尔玛需要让消费者觉得**“我们依然最便宜”**,避免流失到更低价渠道(如Dollar Store) 📈 Costco:怕消费者“不囤货” 通胀+关税 → 商品成本上升,但Costco的卖点是“批发价” 如果会员觉得“反正以后会更贵”,不如现在狂买 → 清库存+提前锁定消费 3. 消费者心理:一个安抚,一个煽动 😌 沃尔玛:针对“焦虑但理性”的消费者 广告语气像“冷静的朋友”,降低恐慌,避免挤兑式抢购(如2020年卫生纸危机) 潜台词:“别怕,我们不会坑你” → 培养长期信任 🤪 Costco:针对“冲动囤货型”消费者 用夸张、幽默甚至荒诞的表达,刺激“现在不买就没了”的紧迫感 潜台词:“通胀要来了!现在不囤,明年哭死!” → 激发即时消费 🔥 总结:为什么这样表达? ✅ 沃尔玛 → “别慌,我们扛得住”(避免恐慌性抢购,维持供应链稳定) ✅ Costco → “快抢!明天更贵!”(利用通胀焦虑,刺激会员大单消费) 💡 本质都是“通胀营销”,但一个走“稳如老狗”路线,一个走“疯批促销”路线,完美适配各自的商业模式! #美国超市[话题]# #关税战[话题]# #市场策略[话题]# #广告创意[话题]#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