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1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9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39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41
孩子抑郁从来都不是突然,在日常的教育方式里,家长的一些行为已经把孩子悄悄推向抑郁。 ①长期否定打压孩子 无视孩子的感受和努力,动不动就跟别人对比。孩子长期得不到认可,自我价值感就会崩塌,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里。 ②冷漠的态度与情感的忽视 孩子委屈时没人安慰,开心时没人分享,困难时没被支持。得不到家长情感的回应,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而封闭自己的内心。 ③施压和过度控制 把意愿强加给孩子,小到吃饭睡觉大到结婚生子,一旦孩子没完成就责骂施压。没有自主空间的孩子,会逐渐放弃反抗,也会变得麻木。 ④家庭矛盾的迁怒 家长之间吵架,把孩子当成“情绪垃圾桶”。生活中的挫败归咎在孩子身上,会让孩子觉得都是自己造成的,产生负罪感,也会失去安全感。 ⑤给孩子贴标签 敏感≠事多,爱闹≠不听话,内向≠软弱,只看到孩子的不足之处,忽视他们的优点。长期被负面评价包围的孩子,会慢慢认同这些标签,进而自我放弃。 ⑥过度保护和边界感的缺失 要么干涉孩子的隐私、社交,让孩子失去信任感;要么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导致孩子缺乏抗压能力,等到独自面对困难时,无法应对可能就会陷入焦虑,继而引发抑郁。 如果家长们发现自己也有过这样的行为,及时调整还不晚!孩子出现抑郁倾向也别慌,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拖延。#成都精神科 #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抑郁孩子 #家长必看系列 #亲子关系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