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录:《清平调·其一》(唐·李白)赏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同欣赏一首盛唐的华美乐章——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当云彩幻化成霓裳,当花朵映衬着容颜,那种超越尘世的美,是否也让你心驰神往? 公元743年春,长安兴庆宫。43岁的李白醉眼朦胧地执起金杯,望向被唐玄宗揽在身侧的杨玉环。这位曾让力士脱靴、贵妃磨墨的谪仙人,此刻正以笔墨为盛宴添彩。春风掠过亭槛,露珠在花瓣上滚动,李白突然掷杯大笑,提笔蘸墨,“云想衣裳花想容”便脱口而出。那不再是凡间的比拟,而是将云霞与衣饰交融、花卉与容貌重叠的仙界幻象。 他望向春风中摇曳的牡丹,露水浸润的花瓣仿佛折射着贵妃的珠光。可笔锋一转,“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竟将现实的美人升华为神话中的存在。群玉山是西王母的居所,瑶台是月宫仙子的楼阁。李白以虚写实,暗示这般容颜只因天上有。当时亭外的乐师们曾回忆,李白吟诗时,池中锦鲤纷纷跃出水面,连飞过的仙鹤都徘徊不去。 这看似奢华的赞颂,实则是李白对盛唐气象的极致提炼。他用云霓和鲜花隐喻贵妃的绝世风华:“云想衣裳”,以云的轻盈飘逸喻服饰的华美;“花想容”,以牡丹的娇艳喻容颜的娇美。“春风拂槛”既写自然之风,又暗喻唐玄宗的宠爱如春风般温暖。“露华浓”以露珠润泽牡丹,突出其娇艳欲滴,同时隐喻杨贵妃的青春与恩宠。他用仙境暗喻开元盛世的虚幻繁荣。当世人沉溺于歌舞升平时,他却以诗句刻下了一个时代巅峰的剪影。 美到极致,便尽幻灭。三首《清平调》中,这第一首最是璀璨夺目,最终成为大唐诗歌宝冠上的明珠。如今,当我们再读“会向瑶台月下逢”,看到的不仅是诗人对美的礼赞,更是一个黄金时代在巅峰处凝固的永恒瞬间。那些流转的云霞教会我们,极致的美丽从来不是占有,而是成为照亮后世的光。 #清平调·其一 #李白 #古诗词 #古诗词欣赏#诗词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0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27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