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艺1周前
武侠融合传统美学,唤醒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风筝竟是古代战场黑科技。 1、最早的侦察工具: 春秋战国,鲁班“木鸢”窥探敌城。唐代《酉阳杂俎》等古籍引述,相传著名的工匠鲁班(公输班) 为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曾用木材制成“木鸢”(古代风筝的雏形)。他能够乘坐或操纵木鸢飞上天空,侦察宋国都城的情况,以获取军事情报。这是关于风筝用于军事侦察的最早、最富传奇色彩的记载。 2、四面楚歌中的心理战: 韩信风筝“吹笛”,楚汉相争(西汉),民间传说(正史未载,但流传甚广),相传大将军韩信在垓下包围项羽时,曾命人制作巨大的风筝,并让身体轻健的士兵乘坐其上,趁着夜风飞至楚营上空。他们在高空吹奏楚地民歌,并高唱楚歌,引发项羽部队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其军心,这就是“四面楚歌”典故的一种民间演绎版本。 3、最早的“无人机”通讯: 正史《新唐书·田悦传》,唐朝(公元781年)田悦叛乱中的风筝传信,唐朝节度使田悦起兵反叛,朝廷派军围攻他据守的临洺城。守将张伾在城内孤立无援,情况危急。他将告急求援信绑在风筝上,利用风筝乘风飞出重围,与城外的援军取得了联系。这是正史中明确记载的、利用风筝进行军事通讯的成功战例。 4、 火药时代的创新: “神火飞鸦”与风筝,明代军事典籍《武备志》,虽然不完全是风筝,但明朝的军事家们已经将风筝的原理与火药武器相结合。例如,在《武备志》中记载了“神火飞鸦”等带有翅膀的燃烧性火器,其滑翔和空中稳定原理与风筝相通。可以想象,将炸药或燃烧物绑在风筝上,制成原始的“轰炸风筝”在技术上完全是可行的。#古风 #武侠 #传统文化 #传统 #风筝 @DOU+小助手@DOU+上热门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7: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62
00:00 / 1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2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