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41
14岁小孩打人致轻伤,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打人致轻伤不属于这八类严重犯罪,所以14岁小孩打人致轻伤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三、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所以14岁小孩打人致轻伤,其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家长必看#校园暴力维权 #青海西宁鲍律师 #抖来普法2025 #父母必看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
刑事责任能力之精神病人 ~全疯:不负刑责可强疗 半疯:刑责可从轻减轻 间歇:犯病作案无刑责 《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课件: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歌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且从法律规定看,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实施行为时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认或控制能力,则不负刑事责任。在行为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负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精神病人,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精神病人的鉴定必须由精神病专家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然后由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最后判断。并非所有的精神病人都不负刑事责任,只有当某种精神病导致行为人完全丧失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时,才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由于患病程度不同,他们并不必然缺乏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因此,不能一律认为精神病人都缺乏理解能力,更不能纯粹从医学上来看待责任能力问题。精神病人是否有责任能力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法官进行规范判断的问题。 (2)注意: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而非“不能辨认和不能控制”,因此,只要丧失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中的任何一种能力均可导致无刑事责任能力。 (3)精神病人必须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无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才无刑事责任能力,在犯罪时是正常人,但在犯罪后成为精神病人的,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 (4)行为人(如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实行犯罪过程中精神病发作,丧失责任能力,该如何处理?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按照因果关系的错误来处理:在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前,就已经存在犯罪的未遂,对行为人是否适用既遂的刑罚,取决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出现是否对因果关系有重大偏离。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一条视频来讲讲刑事案件的自首的相关法律问题 在刑事案件中,“自首”是一项重要的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结果有着关键影响。正确理解和适用自首制度,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少人对于自首的认定标准,表现形式,实际效果等存在疑问,这一期王律师用一个短视频全面解析刑事案件中的自首问题。一共12个问。视频最后有的第十二问是最干货的内容,千金难换,希望你看到最后 第一问、什么是自首? 第二问、哪些情形属于“自动投案”? 第三问、“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第四问、先逃跑,后又主动投案的,是自首吗? 第五问、被亲友“劝说”或“强迫”投案,算不算自首? 第六问、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交代罪行,能认定为自首吗? 第七问、共同犯罪案件中各参与人的自首认定? 第八问、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其他罪行”,如何认定自首? 第九问、自首后又翻供,还能认定为自首吗? 第十问、单位犯罪中,单位能成立自首吗?单位自首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何认定? 第十问、自首一定会从轻、减轻处罚吗? 第十一问、自首与坦白有什么区别?两者的从宽幅度一样吗? 第十二问、如果您正在考虑自首问题,王律师的干货建议? #成都律师王大壮 #刑事法律咨询 #自首的认定 #自首 #抖来普法2025
00:00 / 17: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9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