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奇观|九皇爷信徒为何要踩碎玻璃? 一、宗教背景 “九天皇帝”又称“九皇大帝”(九皇爷、九皇神),在道教体系中被视为北斗九星化身,是天界掌管人间福禄寿命的神灵。 九皇大帝信仰源于中国闽南、潮汕、海南一带,随移民传播至东南亚,逐渐与南洋本地民俗、印度教苦行文化等融合,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仪式体系。 ⸻ 二、“踩玻璃”仪式的起源与意义 在九皇大帝诞辰(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期间,部分信众会进行苦行游行(procession of devotion),包括: •钩身穿舌(hook piercing) •踩火、踩刀山 •踩碎玻璃、踩炭 •穿针、抬神轿时赤足行走 这些行为被统称为**“苦行”(苦修)**,其宗旨是: 1.忏悔与赎罪 —— 以肉体之痛抵心灵之罪,净化自身; 2.祈福与还愿 —— 若曾向九皇大帝许下愿望,达成后以苦行为“报恩”; 3.修行与考验 —— 透过超越痛苦的仪式,展现信仰的虔诚与意志; 4.仪式净化 —— 苦行者在仪式前需戒荤、禁欲、斋戒九日,以求身心清净。 ⸻ 三、为何是“踩玻璃”? “玻璃”在这里多为碎瓶或锋利玻璃片,象征: •凡尘与罪障的锋芒:信徒赤脚踏过,象征“超越世俗苦难”; •灵魂净化的通道:踩玻璃后通过火、香烟或圣水净身,寓意灵魂重生; •勇气与信念的象征:在公众场合展现无畏信仰力量,彰显对九皇大帝的忠诚。 ⸻ 四、文化融合的学术视角 学者普遍认为,这类“踩玻璃”“穿钩”的仪式,并非源自汉族传统道教苦修,而是南洋地区吸收了**印度教的泰米尔族苦行文化(Thaipusam-type rituals)**后形成的“宗教混合现象(religious syncretism)”。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道教信仰在东南亚本土化的结果”——宗教形式上属九皇大帝信仰,但仪式精神上接近印度教的“苦修行者”(sādhu)传统。 ⸻ 五、结语 因此,“踩玻璃”并非迷信或表演,而是一种象征性宗教仪式。 它代表信徒以身体的痛苦,换取灵魂的净化、愿望的实现与神灵的护佑。 在学术上,这体现了民间宗教与身体苦修文化的融合,是南洋华人宗教研究中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2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0
00:00 / 05: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