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3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3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3
#郑智化 #深圳机场 #残疾人 #残疾人通道 近日,台湾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的乘机经历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吐槽深圳机场,没想到部分自媒体竟不知是不是目光短浅,开始攻击他,还拿出了当时的视频证据。 郑智化称,登机时残疾车与机门有25公分的落差,导致残疾车无法直接开进去。从视频里能看到,有工作人员搀扶郑智化进去,也有工作人员在旁。推测工作人员本想站在残疾车两边把车抬进去,这样郑智化就不用从车上下来。毕竟残疾车大概80公分宽,两边站人弯腰抬的话,至少需要1.4米空间才勉强能完成连贯动作,理想情况是有1.6米空间。但飞机门宽度显然不够,所以没办法抬车,只能让郑智化从残疾车上下来,由工作人员搀扶走几步,另一个工作人员把车推上机后再让他坐下,这也正是郑智化吐槽的原因。 其实,要是门与地面有25公分落差的情况下,能有升降梯或者斜板搭桥,残疾车就能直接开进去,既方便又快捷,效率还高。看看国外公交车帮助残疾人士上车的斜桥视频就知道,这并非是要求过高或不切实际,由此可见郑智化的吐槽是有道理的。我们看待郑智化的吐槽,不应只着眼于他个人的服务问题,而应关注整个服务系统,像国内的公交车、轮船、机场等存在高矮落差的公共场合都涵盖在内。 倘若能借此实现对各类残疾人服务的系统性改善,那么大家日后回顾时,就会想起2025年10月这位台湾歌手在深圳机场的吐槽,是为全国残疾人争取到了福利。就像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那时深圳还在查“三无人员”,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孙志刚在收容过程中不幸被害,而这起事件推动了废除查“三无人员”、抓“三无人员”以及收容“三无人员”的改革。 所以说,郑智化的吐槽或许会成为我们交通服务进步的一个契机。而那些攻击郑智化的自媒体,真可谓是犯了“舆情过敏症”和“目光短浅病”。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7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75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