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墓 位于惠安县黄塘镇虎窟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造,坐北朝南,外观呈“风”字形,三合土构筑,占地6800平方米。墓碑刻“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将军襄壮施公赐茔,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黄氏”。墓前设石雕祭台,墓埕5层,长约135米、宽50米。 第一级平台正中是一座龟趺碑亭,为石构建筑。石龟上立有康熙皇帝“#御赐祭葬”石碑,碑首上书“#皇清敕建”四个大字,碑文内容主要描述了康熙对施琅功绩的评价、加封敕建的因由等; 第二级台阶上并立三座碑亭,亭中分别立有康熙皇帝第一、二、三次“皇清谕祭”碑; 第三级台阶较为宽阔,两侧立有石虎、石马、石羊,造型古朴,形态生动;(现在情况第三级平台两侧草坪空置,石像生移到第四级平台两侧。) 第四级台阶上立有一座“钦赐祭葬”石牌坊,重檐歇山燕尾脊,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 第五级台阶两侧立有文武石像,庄严肃穆,不失威武之势; 第六级台阶较为平坦,是当年文武官员前来祭奠的场所; 第七级台阶上筑有施琅与两位夫人的合葬墓茔。 ❶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力主收复台岛,并率军渡海征台,收复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其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诛杀了施琅父亲与兄弟。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于任上。#施琅将军陵园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施琅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虎窟村 西北500米处,即清源山后鹤顶山(俗名虎窟)。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官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廿二年收复台湾,为清朝统一中国作出重大贡献,封靖海侯。   施琅墓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福建省迄今保存最好、规制最大的#清墓,布局严谨,石雕石刻工艺精湛。   ❶“#施琅墓道碑”,1998年3月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❷“施琅墓(清):惠安县黄塘乡虎窟村”,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❸“施琅宅、祠和墓(清):晋江市、惠安县”,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园三面环山,如虎眠卧,坐北朝南,外观呈“风”字形,三合土构筑。墓埕5层,南北长137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墓前原有溪流,已变为稻田。墓的中轴线正前方,正对清源山最高点(今电视台发射塔)。     墓有三圹,三合土构筑,分葬施琅及两位夫人灵柩。墓垵为砖石结构,中竖一方花岗石墓碑,墓碑刻“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将军襄壮施公赐茔,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黄氏”。墓前设石雕祭台。   墓前砌平台四层。自北而南依次排列:高3.15米的文、武石翁仲各一对,石马、石虎、石羊、石狮各一对,康熙三十七年谕祭碑一方及石亭一座,钦赐祭葬石墓坊一座,龟趺神道碑一方及石亭一座,石祭亭三座,石望柱一对。   第一层为谕祭碑一方及石亭一座,碑亭上铭清·康熙帝《敕建碑文》。 第二层是三座碑亭,石碑分别刻着三次谕祭文——康熙特旨准其遗疏所请,并命“予祭葬从厚,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敕建碑文,命地方官三次谕祭。 第三层为钦赐祭葬石墓坊,坊脚有8只石兽,石坊后有石马、石虎、石羊、石狮各一对。 第四层有高3.15米的文、武石翁仲各一对。 第五层为砖石结构的墓垵,三合土构筑,分葬施琅及两位夫人灵柩,中竖一方花岗石墓碑。#施琅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7: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3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