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2天前
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甘蕉村东山杜公祠 举行敬老围餐(晚餐)活动,主办方诚邀中国同盟会广州后裔联谊会出席本次纪念活动,郑挺生会长率队,20多名会员出席参加本次活动。 我去年的松树作品被挂在东山杜公祠里面。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杜凤书是广东南海里水甘蕉村人,其父亲是小商人。年幼时,因为家境不好,杜凤书读了几年私塾后就外出谋生。经亲属介绍,杜凤书到粤汉铁路(京广铁路)广州黄沙站当机械维修学徒。后来,杜凤书随父亲的朋友前往香港学习汽车驾驶,并当上了汽车司机,随后前往新加坡。杜凤书在香港,新加坡期间,立志消灭帝制,建立共和,为追求革命真理,刻苦自学中文,并进夜校学英文。他接受和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散发革命书刊传单,经常往来于广州、香港、新加坡之间,宣传革命,筹集革命活动经费。他也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和爱国同胞,深得海外同胞的信赖。 在从新加坡回广州参加起义之前,同盟会会员用执筹方法决定去向。杜凤书抽到的是留守当地的“生筹”,而另一工友,其父母年迈,子女尚幼,则抽到了回广州参加起义的“死筹”,杜凤书毫不犹豫地和该工友换筹,毅然回到广州参加起义。 广州起义打响之后,杜凤书因为对广州地形较为熟悉,成为了攻打两广总督府的第三指挥者,在冲锋时,他被子弹打伤左眼,但他仍然忍痛冲进总督府,后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杜凤书先生牺牲后,他的乡亲们一直没有忘记他。抗战胜利后,乡人为乐育英才,纪念先烈,将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杜氏宗祠改办为“凤书纪念学校”和“第二凤书学校”。 2001年,家乡父老为纪念杜凤书,村民自发自筹资金将杜氏宗祠修葺一新,建成现在的杜凤书纪念馆。而今,杜凤书纪念馆已经成为村民和附近中小学生常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7: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