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有很多,但如果要选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东汉时期的张衡(78-139年)堪称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贡献不仅领先世界千年,更完美体现了古代中国"天文-人文-科技"三位一体的智慧: 三大划时代成就 宇宙理论在《灵宪》中提出"元气演化说"——认为宇宙从混沌中诞生(比现代大爆炸理论早1800年),并测算出人眼可见恒星约2500颗(现代科学证实肉眼极限约6000颗,考虑古代光污染,其估算惊人精确)。 仪器发明公元117年制成水运浑天仪: 世界首台水力驱动天文演示仪,通过精密齿轮系统实现星象自动运转 可模拟月相盈亏、日月交食(类似现代天象仪) 配备漏壶计时,每昼夜误差仅±10分钟(同期欧洲机械钟要等1200年后才出现) 实测突破 测得黄赤交角24°(现代值23°26'),误差仅0.5° 计算太阳视直径角为0.5°(现代值0.53°) 改进二十八宿距度测量,误差缩小到0.4°以内 为何特别杰出? 全才维度:他同时是文学家(《二京赋》作者)、数学家(计算圆周率)、地理学家(制地形图),这种跨学科能力使其天文研究兼具科学性与哲学深度。 国际影响:朝鲜世宗大王1433年仿制其浑天仪,德国学者夏德(F. Hirth)评价:"张衡的地动仪概念,直到1700年后才被欧洲超越。" 其他天文学家如测算岁差的祖冲之、实测子午线的僧一行同样伟大,但张衡在理论、仪器、实测三大领域的同步突破,使其成为最具标志性的东方天文学象征。如今月球背面的"张衡环形山"(ZHANG HENG Crater),正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这位古代科学巨匠的永恒致敬。 🌌🔭 (如果想了解他的地动仪如何预测地震,或者《灵宪》中的宇宙模型细节,可以随时问我哦!)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66662周前
与您共享这一段时光,是云仙的荣幸!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你! 它一秒钟就能就能地球7.5圈 但有几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们揭开了宇宙中最基本的常数之一 这段探索彻底改变了物理学 古希腊哲学家儒思培多克勒首次提出 尽管他无法验证这一激进的想法 这场争论持续了近2千年 伽利略和他的助手 伽利略会掀开自己灯笼的遮光罩 来计算光的速度 远快于人类反应速度所能捕捉的范围 这一认知将问题从光是否有速度 丹麦天文学家奥勒 仔细记录木卫一绕木星运行时 而当地球远离木星时 罗默意识到 木卫一时的时间差异 约22万公里每秒 科学界最初对此持怀疑态度 被证实是准确的 有限这一发现彻底重塑了天文学 詹姆斯布拉德利通过另一项天体观测 恒星的视位置会发生明显偏移 雨水看起来会从某个角度斜着落下 似乎来自略微不同的方向 这些天文学方法虽精妙 1849年伊波利特斐索实现了这一突破 传播8公里后到达一面镜子 若旋转速度稍快或稍慢 他的助手则在8公里外 斐索就能计算出 却已非常接近真实光速 昂复科对肥锁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一束光先照射到快速旋转的镜子上 旋转镜会略微转动 复刻计算出光速约为29.8万公里每秒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光本质的认知 迈克尔孙而言 对复刻的旋转镜法进行了改进 和极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对精度的执着追求 更是理解宇宙基本本质的关键 很快促成了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动摇了物理学的根基 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不可见物质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的原理简洁优雅 两束光经镜子反射后重新汇合 干涉图样就会发生偏移 实验结果令所有人震惊没有任何偏移 这场失败的实验 努力理解这一结果的含义时工 最宏大的一次光速测量 让光在精准定位的镜子间反射 这一数值一直被科学界认可 艾森和阿尔伯特 他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计算光速 传播速度完全相同 但真正的突破 激光具有完美的相干性和单色性 他们同时以极高精度 无需复杂的间接推导就能得出光速 米的定义一直基于一根金属棒 与其继续改进光速测量方法 光速被定义为精确的299,792,458米每秒 一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 他如今比我们用于衡量距离的单位 构成了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石 现代测量技术 其谱线如同梳子的齿一般排列整齐 可将光频测量的精度提升至15位小数 近期在特殊材料领域的实验 1999年哈佛大学丽娜 将光的信息储存在原子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5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