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凤3月前
1978年的寒冬,有脑炎后遗症的二姑终于要出嫁了,是大姑保的媒,爷爷奶奶乐的合不拢嘴儿。 爷爷为了筹备二姑的嫁妆,在家拆房梁卖,父亲闻讯后急忙去阻止:“爸,这样房子就塌了。” 爷爷无奈地说:“家里没钱,你妹出嫁,我总得为她准备点什么吧。” 父亲听后,坚定地拍了拍胸脯:“爸,二白的婚事你不用操心了,全都交给我吧。” 次日,大姑来了,父亲便提出了要求,:“大白,你是媒人,可国有大臣,家有长子,二白的婚事我说了算,你让男方出200块彩礼,少一分都不嫁。” 大姑回去传达了父亲的意思后,二姑的未婚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很快,新棉袄、新棉裤连同200块钱一起送到了我家。父亲连夜找到木匠,用20块钱打了箱子,60块做了柜子,作为二姑的嫁妆。母亲则前往沭阳县城,为二姑精心挑选了被子、脸盆、镜子,碗筷等嫁妆。 在置办完这些后,还剩下十几块钱。母亲提议:“我们再添点,给二妹40块压口袋吧,寓意着事事如意。” 父亲笑着说:“这又倒贴了哈。” 母亲笑着说:“亲妹妹出嫁,咱做哥嫂的得尽点心意吧。” 二姑的婚礼在我家摆了整整十桌酒席,每桌八人八菜。红烧肉油光闪闪,炒青菜香气十足。街坊邻居们揣着三五块的礼金前来祝贺。 二姑穿着崭新的棉袄,在众人的簇拥下,懵懵懂懂的坐上了迎亲的拖拉机。爷爷看着这一幕欣慰地说:“哎呀,总算把这泡屎给处理了。” 父亲一听非常反感,他皱了皱眉瞪了爷爷一眼。爷爷见状,立刻低声解释道:“二白脑炎后遗症严重,思维能力受损,说话颠三倒,咋咋呼呼,也不会做家务,我和你妈一直担心她嫁不出去呢。 宴席结束后,父亲进行了清算,除了我家支付的食材费用外,礼金还剩余200元。父亲并未将这笔钱交给爱好打牌的爷爷,而是私下交给了三姑保管,他低声嘱咐道: “三白,咱妈身体不好,咱爸又沉迷于赌博,这钱你要收好,留着家里应急用。 尽管二姑曾因脑炎而影响了智力,但她的婚后生活很幸福。即便不会做家务,家中总是乱糟糟的,却从未有人怪他,二姑父对她宠爱有加,俩人从未吵过架。 时光荏苒,几十年匆匆而过。每当父亲回忆起这些往事,他的眼角总会流露出温暖的光芒。那个时代的200元,不仅足以购置家具,还能筹备十桌丰盛的喜宴。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哥嫂对妹妹的深情厚意,体现了一个家庭在琐碎生活中的团结与力量。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亲人间的温暖与关怀,却比任何棉袄都更能带来心灵的慰藉。#有女愁嫁#有担当的父亲#兄妹情深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9
00:00 / 19: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6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