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简介 Vision Street Wear 于1976年诞生于美国加州,它的出身就注定了其不平凡的基因。它并非诞生于时装周的秀场后台,而是根植于南加州的滑板文化。在70年代末,滑板还是一项地下的、备受争议的“叛逆”运动。当时的滑手们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和Vans帆布鞋,但没有一个真正为他们发声的服装品牌。Vision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由一群滑手和冲浪爱好者创立,从一开始就是“由圈内人,为圈内人” 打造的品牌。 🌟品牌定位 Vision Street Wear可以称得上是80-90年代街头服饰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与Santa Cruz、Powell-Peralta等品牌齐名,是那个时代的“巨头”。它的定位是纯粹、硬核的滑板品牌。在经历沉寂后,随着复古风潮的回归,Vision成功复兴。其现代定位变得更为巧妙: 对于资深潮流玩家,Vintage Vision单品是梦寐以求的收藏品。对于Z世代,它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设计醒目且性价比高的复古街头品牌。 🌟品牌理念 Vision的品牌理念可以概括为 “反叛、自由与创造力”。反叛并非指暴力或破坏,而是对主流规范的不妥协。早期滑手被禁止在公共场地滑板,他们便在城市景观中开辟自己的战场。Vision的服装就是这种“反叛”精神的战袍。自由则是指滑板带来的无拘无束、风驰电掣的感觉,是品牌精神的内核。它代表着摆脱束缚,探索未知。 #VisionStreetWear#Visionstreetwear#滑板#硬核滑板#街头潮流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Edition凭什么成为职场大女主战袍天花板? 是谁在买edition呢?edition给我的印象是低调的精致感、理性与感性并存、实用又不失美感,当然除了高倍率的价格。作为一个设计师出身的消费者,又因为我的职业需求经常去做市场调研,所以想把我对品牌的一些所看所想跟大家聊一聊。今天跟大家聊的第一个品牌的呢是edition,可能因为我是少年型,年轻的时候不自主的就喜欢穿moco,想要酷酷的,有点小个性,moco的版型比较基础好穿、也好搭,有点小设计,又不过分的装饰,整体来说偏都市日常的穿搭。随着年龄的增长,场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于职场、社交活动也更加的注重着装感,也就慢慢的从moco转向它的更加干练简约的姐妹品牌edition。我觉得这是爱帛集团在品牌精准定位非常成功的一个核心点。我很欣赏edition推崇的时髦女绅士的着装理念,女绅士,我觉得这个词很好的诠释了当代女性的独立、自信、有力量的女性特征,也体现了我们所具有的时代标签。我也很欣赏她主张的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少买一点,买好一点。edition的产品系列里有极简干练的廓形,给人传达的感觉呢就像是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欢乐颂”里的安迪、“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她们通过简洁利落的廓形和精致内敛的材质,在职场中展现高智大女主的形象气质,我之前还听到一些对这个品牌的评价,说它是打工人的战袍天花板,还蛮有意思。它也有知性优雅的线条,用高级的面料,但是呢是弱弱的光泽,不会让你觉得很抢眼,但也不失气场,完全可以满足这些精英女士们,在社交活动中知性得体的穿着。我最喜欢的还是它都市摩登的轮廓,既时髦又不张扬,既松弛又有型,看大表姐和董洁的演绎,你们是不是也被她们种草了?。另外还有一条东方美学产品线,也是它的特色产品,她没有传统中式的繁盛的工艺,简约,实用,中西美学的结合,恰到好处。我看今年25春的这条新中式系列也是与设计师杨桂东联名合作,其中一些牛仔、丝绒的材质与中式元素的结合,就让人眼前一亮,有想穿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几条产品线满足了消费者各种生活场景的穿着需求,上班、商务活动,聚会、看艺术展、以及周末city walk,她都可以满足。好了说了她那么多优点,还是要提一下她可以精进的地方,我觉得还是在材质上...#轻奢女装 #品牌女装 #服装设计 #品牌分享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