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钠是一种碱性化学物质,在水中可以水解形成OH-负离子,能够中和水中的酸性离子,如H+、NH4+等,从而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更适宜于后续的生物处理过程。去除磷: 乙酸钠在污水处理中有助于磷的去除,尽管具体机制可能因处理工艺而异,但乙酸钠的加入可能通过改变污水的化学环境,促进磷的沉淀或吸附,从而降低污水中磷的含量。杀菌作用: 乙酸钠具有非常强的杀菌作用,对细菌、酵母菌、霉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适量的乙酸钠可以减少污水中的微生物数量,降低生物污染的风险。补充碳源: 在污水处理中,特别是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乙酸钠常被用作外部碳源。由于许多城市污水存在低碳高氮磷的特点,乙酸钠的加入可以提高污水中的碳/氮比,促进反硝化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加速反硝化反应进程,有利于降低污水中的总氮含量。 改善水质: 乙酸钠的加入可以改善污水的整体水质,通过其化学和生物作用,去除或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处理后的水质更加清澈、安全。综上所述,乙酸钠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包括调节pH值、去除磷、杀菌、补充碳源以及改善水质等。这些作用共同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乙酸钠厂家 #污水处理药剂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乙酸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一、主要作用概述 乙酸钠(化学式:CH₃COONa,又称醋酸钠)在污水处理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补充碳源:为反硝化菌提供易利用的碳源,加速脱氮过程。 调节pH值:作为弱碱性物质,可中和酸性废水,维持系统pH稳定。 提高污泥性能:改善污泥结构,提高沉降性和脱水性能。 缓冲剂:减少反硝化过程中pH波动,提升系统稳定性。 二、作为碳源的作用机理 1. 反硝化脱氮 原理: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乙酸钠作为电子供体,将硝酸盐(NO₃⁻)还原为氮气(N₂),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总氮(TN)。 优势: 乙酸钠为低分子有机酸盐,易被微生物利用,反硝化速率远高于甲醇、淀粉等碳源。 降解彻底,无难降解中间产物,污泥产量低。 适用工艺:A/O、AAO、氧化沟等脱氮工艺。 2. 提高系统负荷与抗冲击能力 乙酸钠可快速提升微生物活性,缩短驯化期,使系统更快适应高负荷或水质波动。 三、调节pH值的作用 机理:乙酸钠在水中水解生成OH⁻,可中和H⁺、NH₄⁺等酸性离子,提高pH值。 应用场景:酸性废水、厌氧池、缺氧池等。 效果:防止设备腐蚀,保障后续生物处理效率。 四、改善污泥性能 机理:乙酸钠能促进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使污泥颗粒更紧密,沉降速度加快,脱水性能提升。 效果: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处置成本。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4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