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马兰精神” 吗?它是 “两弹一星” 精神的重要部分,也是马兰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院士。 “赤脚上浙大,大漠写传奇”,他就是林俊德院士!1955 年,17 岁的林俊德出身贫寒,靠着借贷和补助 “打着赤脚” 踏入浙大机械系。大学 5 年没回过家,靠着助学金完成学业。大学期间,他和同学仅凭一张前苏联液压马达示意图,就成功研制出液压马达和液压试验台。 毕业后,林俊德投身国防科研。扎根大漠戈壁 52 年,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在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时,面对没设备、没材料的困境,他巧用钟表零件,成功设计出压力自记仪。他苛求实验数据精确,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2012 年,胆管癌晚期的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拒绝手术和化疗,争分夺秒整理科研资料,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临终前,他叮嘱将自己埋在马兰,那里有他的青春、事业和战友。“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 如今,浙大成立马兰工作室,传承马兰精神。他用一生践行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的誓言,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点赞转发,让更多人认识林俊德院士!#传递正能量 #勿忘历史 #林俊德 #马兰精神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3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1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6
暖姐2年前
林俊德入伍52年来,忠诚党的事业,矢志强军报国,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突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铸就国防盾牌作出卓越贡献。   林俊德把一生献给了戈壁,献给了“两弹一星”伟业。26岁时,他带领科研组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判断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重要贡献。28岁时,他探索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我国首次氢弹飞机投弹安全论证提供科学依据。40岁开始,他研究并推动建立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余震等测量系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及禁核试地震核查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建成国际上独树一帜的力学实验装置。1997年,他从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忘我战斗在科研试验第一线,亲自担纲10多项重大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中300天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抓紧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他拒绝住院治疗,返回单位工作。5月23日被迫入院后,为争取工作时间,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恶化,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对医生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紧要的是时间、是工作!”在生命最后8天里,他强忍病痛整理完用毕生心血积累的3万份科研资料,3次打电话指导科研工作,2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任务,并写下了6条建议。他还用两天时间审改一名博士8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并写下338字的评阅意见。在生命最后1天,虽然已经腹胀如鼓、呼吸艰难、极度虚弱,但他仍然9次请求下床工作。最终医生含泪答应他起床工作一个小时。站在生命终点,他以一名军人的战斗姿态兑现了自己从军的誓言。   林俊德获得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总装“践行核心价观模范”等荣誉称号。#传递正能量 #致敬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