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家长会感悟简短 #毕业季 前几天去开家长会,因为我孩子要在学校夜修,到点我得接他,所以散会后我也没走,就在校园里等着。结果,就看到了一个特别耐人寻味的画面。 学校的视频会议早就结束了,可家长们的反应截然不同:普通班的家长,几乎走得一干二净;而尖子班的教室外面,还围着好多家长,一个个都“舍不得走”。他们拉着老师问这问那,哪怕就说一句“老师,麻烦您多盯着点我们家孩子”,也觉得这趟没白来。 那感觉,就像咱们平时吃饭,酒席散了,但聊得投缘的那桌人往往还坐着,觉得酒没喝透、话没聊完。 我就想啊,在教育孩子这顿“大餐”里,为啥有的家长就觉得“没聊够”,有的家长却到点就撤了呢? 肯定不是老师讲得不好——大家看的都是同一个视频会议。 也更不是孩子不想进步——说实在的,普通班的孩子,才更需要加把劲追上啊。 那根子在哪呢? 可能,真就出在家长自己身上。 咱们得理解,很多家长确实不容易,上班累了一天,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师交流,早早离开,背后或许有很多无奈。 但正因为这样,才越想越觉得:爸妈对学习的那股心气儿,可能就是孩子奔跑时身边的那阵风。 老师在学校教的是知识,是同一个教学计划;但孩子是用心气儿十足的心态去学,还是敷衍了事地应付,这个底子,往往是家长给打的。 所以有时候,咱们为孩子成绩着急上火时,或许可以先问问自己:在孩子的学习这条路上,我们是在“酒席”结束时第一个找包准备走的人,还是那个愿意为了孩子,多留一会儿、多问一句的人? 家长的态度,不教孩子做题,却在每一天里,悄悄定下了他学习天空的底色——是阳光明媚,还是阴沉压抑。这件事,没人能替咱们做。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4
刘斌1年前
#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联考刚刚结束, 班主任在群里惊呼,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孩子们进步相当明显。 此前的家长会上, 班主任还说, 有些科目不升反降,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仅仅就是两三个月, 孩子们焕然一新。 前几天, 高一的家长私信给我。 探讨一个问题。 孩子现在的排名不错, 到了高三, 能不能有更多的想法。 我只好说,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今天, 你家孩子是年级第1, 谁也无法保证, 他永远是年级第1。 这个年龄的孩子, 天生不服输, 誓把皇帝拉下马, 眼里没有什么学霸。 在高中,必须明白, 有一样东西, 比变脸还快, 那就是孩子的排名。 过来人一直告诉我, 别看现在的孩子, 一直在年级前100, 真正到了高考之时。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 可能会跌落神坛。 高一上学期的网课, 每次考试结束以后。 总要公布前十的排名, 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从高一到高二, 重新审视这个名单。 现在还在前十的, 估计只有一半的孩子。 有一个孩子学习好, 一度是年级前几十。 这是武大华科线, 结果,有一个科目, 学到某个章节, 孩子没有搞懂。 集中精力,重点攻关, 结果宛如塌房一样, 其他科目投入少了, 分数自然不会好。 这一科没有绝地反击, 其他几科成绩下滑, 名次跌到前三四百, 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这一次的联考, 有些班级相当好, 总分600+的孩子, 也有三四个。 有的次火班, 孩子们问鼎校奖。 要知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今天,你力压群雄, 成为光荣榜上的照片, 说明你的付出有回报, 为你鼓掌,为你欢呼。 几家欢喜几家愁, 势必有人名次下滑, 最重要的是, 别人的付出也不少。 陪读加培优, 都是货真价实的啊。 好在高三还有一年, 一切皆有可能。 武汉三中的钱学森班, 之所以全员600+, 竞争是非常厉害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不要再说焦虑或内卷, 还有三百天就是高考, 刺刀见血, 才能方显英雄本色。 #记录校园生活 #别人的付出也不少 #孩子们问鼎校奖 #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8
00:00 / 1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