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第67集《示儿》南宋·陆游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他的绝笔诗,全诗内容如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下是该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赏析: 此诗是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但临终之际,他深知这一愿望已无法实现,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后代子孙身上。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对生死已无所挂念,只因为一件事而耿耿于怀,那就是国家的统一。次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遗憾和悲痛,他多么希望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啊! 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嘱咐儿子们: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也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它既是诗人临终前的遗嘱,也是诗人一生爱国情怀的总结。#诗词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最新热门话题推荐 #白月光 示儿,《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以下是其原诗、解释及赏析: 原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释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是悲哀自己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当朝廷的军队平定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和雕琢的痕迹,却饱含着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开篇直言人死后一切皆空,为全诗奠定了空寂、悲凉的基调。次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一个“但”字转折,突出了诗人的悲痛所在,即未能亲眼见到国家的统一,“悲”字是全诗的诗眼,凝聚了诗人一生的遗憾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尽管诗人处于弥留之际,但他对国家的未来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坚信宋朝的军队总有一天能够平定中原,收复失地,使全诗的情感由悲痛转为激昂。末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嘱咐儿子在举行家祭时一定要将收复中原的喜讯告诉他,再次强调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执着追求,其爱国精神令人动容。谢谢收看,欢迎点击收藏!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5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0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五上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示儿》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写作背景】陆游出生后不久,金人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宋高宗)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南宋,他不但不思收复失地反而向金人屈膝求和。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后来,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写下了这首诗。 《题临安邸》 【作者简介】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卒年不祥。代表作有《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歌》等。 【资料介绍】 北宋灭亡: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全国侵略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后,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 南宋偏安:当权者对外屈辱求和,对内排斥、迫害忠臣良将,守着半壁江山醉生梦死,不思进取。 北宋时期的汴京:常住人口近十万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 《己亥杂诗》 【作者简介】龚自珍:字尔王,又宇璱(sè )人,清代人。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组诗 《己亥杂诗》。 【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这一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沽在苦难中的人民,想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不重用人才的社会现状,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00余首诗,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小学语文课堂笔记 #教师备课笔记 #手写笔记 #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7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