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不是爱上了做衣服, 只是受够了丑衣服!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自己买布料做衣服。从线上走到线下,从成衣店转向布料市场,这一股风潮不声不响地火了。 为什么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直接买衣服?答案很直接:现在的衣服,真的越来越难穿了。 商场里的衣服,标价动辄上千,可料子却越来越薄。网购更像开盲盒,图片挺括有型,到手软塌无形,色差大到怀疑人生。更气人的是版型,说是“修身”,穿起来像裹粽子;说是“宽松”,结果像个面口袋。小个子穿成拖地款,微胖身材又卡不住腰线。一件T恤肩线掉到胳膊上,一条牛仔裤坐下就勒肚子——不是人穿衣服,是衣服在穿人。 再说质量,洗一次就起球,穿两次就变形。三百块的衬衫用的是三十块的面料,一千块的连衣裙成本可能不到两百。年轻人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不想花冤枉钱。 性价比更是绕不开的关键。一件品牌香云纱连衣裙售价普遍两千五以上,在宁波新横石桥市场买2米布料再找师傅加工,总成本刚过 1000 块;就连宋锦这种高端面料,成品卖两千多,自己做只要六七百,价格直接砍半。羽绒服更明显,外面买件充绒 100 克的儿童款要五百多,自己买 95 白鸭绒和外壳,花三百块就能做出充绒 150 克的,保暖性还更好。 于是年轻人走进了布料市场。选一块真丝,定做一条裙子,总价可能只有网上同质成衣的一半。料子亲手摸过,版型按自己身材调整,每一处细节都可以按想法来。这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对低质成衣的主动拒绝。 这不仅仅关乎省钱,更是一场关于穿衣自由的微反抗。当服装产业陷入“设计雷同-质量下滑-快速淘汰”的怪圈时,当标准化成衣越来越无法满足普通人对质感、版型、个性的基本要求,自己参与制作就成了最实在的解决方案。 年轻人不是爱上了做衣服,只是受够了丑衣服。年轻人买布做衣服,不是跟风凑热闹。是对偷工减料的成品衣说不,是为性价比买单,更是想穿一件 “真正属于自己” 的衣服。#做衣服 #布料市场 #丑衣服 #濮院小胖助力全国实体店 #关注小胖逛濮院不迷路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