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7
史小记2月前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释义】急人所急,难人所难。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离娄篇》。 传说上古时代,有一个以善于耕种闻名的人,名叫稷。那时,正是唐尧当政。尧任命稷为"农师",叫他推行农业。他曾利用木材和石片,制造了一些简单的农具。他还大力普及耕种知识,传授耕种方法,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后来虞舜继承唐尧为领袖,任命他继续管理农业。 另有传说,那时还有一个人,名叫禹。据说当时曾发生过一次大水灾,受灾面积几乎遍及全国,受灾时间前后连续了20多年,人民苦不堪言。尧命禹负责治水。禹奔走各地,发动群众,凿山开河,大兴水利,一面疏泄洪水,一面救济灾民,经过了13年的艰苦奋斗,才克服了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水灾。 《孟子·离娄篇》有赞扬稷和禹的话:"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这几句话后被概括成"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成语,也叫"己饥己溺"。意思是说:"禹认为天下有人溺在水里,是由于自己任务没有完成,因此害得他们溺在水里的;稷认为天下有人在挨饿,是由于自己工作没有做好,因此害得他们挨饿的。"他们能够把群众遭受的苦难看做是由于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所致,所以他们自觉地感到这样的着急。#好看的动漫番推荐 #我在抖音看动画片 #动画动漫 #治愈动画短片 #读书学习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论语·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 shì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博施恩给别人,又能普遍救助大众,怎么样?可算是仁者吗?”孔子说:“何止是仁者,那必定是圣人了!尧舜尚且还有些做不到呢!所谓仁,己身想立道,也想使别人能立道,己身想行道于世,也想使别人能够行道。能够就拿己身做例子,来为别人设想,可以说是求仁的方法了。” 孔子的仁道,除了颜回以外,曾子的体悟,应该是十分深刻的。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可以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相对照。己立己达便是忠,立人达人即为恕。孔子说这是求仁的方法,可见仁和忠恕,是一以贯之的。 能够把忠恕的道理,从自己的身上向外扩展,当然不只是仁道的君子,简直就是圣人。所以孔子虽然十分敬重尧舜,却说尧舜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地步。 孔子所说的“仁”,有时候指爱他人,有时候是爱自己,也有些时候兼指爱他人和爱自己。这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兼顾自己和他人。“己欲立”与“己欲达”是爱自己。“立人”与“达人”,则是爱他人。 凡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必依凭固定的标准,不需要任何教条,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消极的预防,属于恕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显然是积极的行仁,必然是忠的推展。 将心比心,是心与心的感应。将自己的爱意,顺着血缘、亲族的关系,逐渐推进,当然可以推己及人。 建议我们,培养心与心的感应能力,体会将心比心的乐趣。#论语遍地开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道统#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76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