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46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85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2
#前三季度我国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 超500亿人次!全国上演“流动的中国”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已突破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这片土地上,平均每天有近1.86亿人在路上,勾勒出一个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流动中国”。 清晨的地铁里,人们挤成“亲密无间的陌生人”;高速公路服务区,南来北往的旅客摩肩接踵;火车站内,川流不息的人群绘就一幅生动的“出行万象图”……这些已成为当下中国再寻常不过的日常景象。 数字背后:流动的中国活力 从各种运输方式的表现来看,铁路和民航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客运量分别完成35.4亿人次和5.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和5.2%。公路依然是我国人员流动的绝对主力,完成了462.8亿人次的流动量,占总量的90%以上。 假日经济:出行热潮创纪录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出行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到24.33亿人次,日均 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3%。假期里单日最高流动量达到3.36亿人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数字有力支撑了假日经济的火热局面,显示出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 经济动脉:货运物流畅通无阻 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货运数据同样表现亮眼。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港口生产保持活跃,完成货物吞吐量135.7亿吨,同比增长4.6%。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亿标箱,同比增长6.3%,其中外贸集装箱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8.4%,显示出我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 投资未来:交通建设稳步推进 支撑这一庞大流动量的,是我国日益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前三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这些投资不断夯实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人员流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畅通,正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能落、愿落、顺利落”。大江南北,一幅幅流动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活力充沛、要素畅流的经济体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成都人口暴增500万:吸血还是造血?西部第一城的真实答卷 成都五年猛增490万人口,表面风光背后藏着硬伤。全省21个市州给成都输血,南充、绵阳这些城市人口只剩成都三分之一,资源分配更是扎心:主城区每千人12.2张病床,郊区县只有2.3张;名校挤在市中心,郊区一个老师管15个学生。藏区同胞把成都当第二省会,可四川兄弟城市正在失血萎缩。 成都一边喊“卷都”压力大,劳动力市场却还在喊渴——求人倍率1.43比广州还高。问题出在产业结构上:本土世界500强才3家,杭州有8家,广州有4家。华为、腾讯的分部办公室扎堆,王者荣耀这类明星项目撑门面,可薪资断层严重。一线城市工资的底线,在成都成了天花板。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人设光鲜,现实是五城区挤成沙丁鱼罐头,人口密度冲到1.4万人/平方公里,地铁1号线早晚高峰挤到怀疑人生。所谓安逸生活,其实是写字楼里蓉漂加班到深夜,拆迁户在茶馆搓麻将的割裂图景。 空气质量更打脸——78.1%的优良率全国垫底,比深圳低近20个百分点。东边的产业新城拼命扩建,简阳这些新城区产业还没起来,房价先飙涨,“睡城”苗头已经冒头。 现在考验才刚开始:人口红利快吃完了,是靠吸干省内续命,还是把华为研发中心、大飞机零件这些高端产业做实?让河南打工人在锦江边吃火锅时,钱包和肺都舒坦,才配得上“第四城”的名号。 #成都 #成都人口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