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Imagine (想象) - John Lennon 约翰· 歌曲的背景故事 《Imagine》是约翰·列侬于1971年发布的个人专辑同名主打单曲,作为披头士解散后的第二张专辑核心,标志着他从摇滚偶像向和平主义者的转型。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源于妻子小野洋子的1964年诗集《Grapefruit》,其中“Imagine this”或“Imagine that”的短语直接激发了列侬的旋律与歌词框架。他在越南战争高峰期的纽约公寓中创作,旨在通过音乐对抗全球冲突与分裂。录制于伦敦的Record Plant Studios,由乔治·哈里森的制作人Phil Spector操刀,融合钢琴、民谣与弦乐,耗时数周。发行后,《Imagine》迅速登上Billboard Hot 100第三位,并在英国单曲榜首(列侬遇刺后重发)。它斩获格莱美名人堂奖、摇滚名人堂奖,并被联合国指定为和平之歌,销量超千万,影响深远,成为20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反战宣言。 歌曲的特殊的意义或者象征意义 《Imagine》如一曲乌托邦的颂歌,以纯粹的想象力拆解人类社会的枷锁,象征着从物质与意识形态桎梏中解放的集体觉醒。歌词开篇“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 It's easy if you try”(想象没有天堂 / 你试想就知道这很简单),直击宗教与来世的幻影,邀请听众剥离精神枷锁,拥抱当下真实的存在感。这种象征并非空洞的否定,而是对“Above us only sky”(头顶只有天空)的诗意肯定——天空无界,暗示人类本该共享的无尽自由。进一步,“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 It isn't hard to do /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想象没有国家 / 尝试一下并不难 / 没有什么值得去杀戮或去死),以简洁的平行结构解构民族主义与战争的荒谬,象征全球统一的潜在可能,在冷战阴影下唤醒听众对“Living life in peace”(活在和平中)的渴望。核心副歌“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 But I'm not the only one”(你或许说我是个梦想家 / 但我并非唯一的梦想者),则化理想主义为普世共鸣,承认梦想的脆弱却坚信其传染力,如列侬的个人呐喊转化为全球反战运动的火种。最后,“A brotherhood of man / Sharing al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