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9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59
乐呵呵4天前
#热点#乡村振兴#上热门🔥 #创作灵感 #“土特产”长出富民大产业 金秋时节,从新疆于田的肉苁蓉到江西永丰的辣椒,从伽师县的石榴到兰州的百合,丰收的喜悦在希望的田野上荡漾。这些接地气的“土特产”,如今正变身富民大产业,描绘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 沙漠里种出“黄金肉苁蓉”,是生态与生计双赢的生动实践。于田县群众在红柳、梭梭林中接种肉苁蓉,既为沙漠披上绿装,又让腰包鼓了起来。伊敏江·麦麦提敏道出了共同心声:种植有了收益,就更有信心扩种防沙林。这种从“防沙治沙”到“靠沙吃沙”的转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永丰县的“秋延后”辣椒,则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通过双层覆膜、水肥一体化等智能管控,辣椒供应期延长至明年3月,错峰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缺。全自动分拣机依托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精准分级,效率显著提升。这里的“良种+良法+良机”模式,正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缩影。 仔细观察这些成功案例,不难发现共同特点:找准特色产业,注入科技力量,打通产业链条。 于田县搭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架构,建设专门交易市场,解除了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伽师县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石榴种植规模化;兰州榆中县推广“覆草保墒”技术,使百合亩均增产数百斤,并从“种得多”转向“种得好”。 这些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必须立足本土资源,发挥特色优势。肉苁蓉之于沙漠、百合之于高原、辣椒之于永丰、石榴之于伽师,都是因地制宜的选择。 更令人欣喜的是,现代农业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样。科技为农业插上了翅膀,智慧农业让种植更精准,市场思维让农产品更对路,产业链延伸让附加值更提升。农民们不再单纯依靠“多种多收”,而是追求“种得好、卖得好、收益好”。 秋收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希望的播种。当五彩缤纷的果蔬装满菜篮,当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特色产业致富,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烂多彩。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告诉我们:立足本土,放眼市场,注入科技,小特产也能长成大产业,希望的田野终将变成幸福的家园。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