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0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聊热入济”北线贯通!将在今冬为起步区、市区东部供热🔥 近日,随着齐河潘庄引黄干渠施工点地下管道接口完成焊接,由济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工程实现北线全线贯通。据悉,这是目前我国最长、管径最大、供热能力最强的长输供热管道。热源主要来自聊城信发集团信源电厂的工业余热,供热区域包括起步区及济南市区东部。待全线完成冷态调试后,将在今冬供暖季投入运行。 供热区域包括起步区、市区东部 “聊热入济”工程的核心,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济南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聊热入济”将聊城等地的电厂富余热能和工业余热“变废为宝”,为济南提供了稳定、清洁的“域外热源”。这不仅是解决济南自身供热需求的妙手,更是构建区域能源共同体,提升省会经济圈韧性的关键一步。 “聊热入济”北线以信发集团信源电厂为主热源,供热区域包括起步区及济南市区东部;聊热南线、“石热入济”热源混合后进入城区,供热区域主要包括济南市区西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为沿途6座大型加压泵站提供充足电源,助力暖流穿山越河奔向济南市区。 据了解,“聊热入济”是省级重点项目,南北两线管线总长度百余公里,跨越三市五县区17个乡镇140个自然村,涉及县道、乡道、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重要点位110处。这远非普通管道的铺设,它既是济南在优化民生保障棋盘上落下的一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子”,更是“双碳”目标下城市能源供给系统转型的重要实践。 “聊热入济”工程输送的并非传统燃烧产生的热,而是将聊城等地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原本要通过冷却塔排入大气的巨大“废热”进行回收。通过加装大型吸收式热泵等装置,将这些低品位的工业余热“提取”出来,变为城市供暖的高品位清洁能源。 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实现了能源的梯度利用,极大提升了区域整体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据了解,“聊热入济”工程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29万吨,同时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工程达产后将解决约1亿平方米供热需求 据悉,“聊热入济”工程达产后,将解决济南市约1亿平方米的供热需求。这条能源动脉的强大,不仅在于其钢筋铁骨,更在于它被赋予了智慧的“大脑”。 在项目的智慧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流量、压力、温度等数以万计的数据实时跳动,基于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智能控制系统完整勾勒出整条管线的“生命体征”。#济南#起步区#聊热入济#供暖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济南起步区加快建设“聊热入济”北线长距离供热工程。 8月2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围绕“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引擎 助推工业强市迈向新台阶”介绍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起步区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实现并网装机容量约4.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加快建设“聊热入济”北线长距离供热工程,大力推进地热能综合利用,建成山大二院新院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等3个冷热联供项目。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牟晓丽介绍,起步区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明确支持建设的新区,既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也是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起步区从产业体系构建、重点项目服务、绿色用能保障三方面入手,着力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定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等政策文件,构建了起步区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围绕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规划建设,编制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能源3大产业方向,构建以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为核心科研区,山东未来产业园为孵化转化区,崔寨、大桥等为联动落地区的“1+1+N”的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强化服务保障,加快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出台起步区《进一步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机制工作方案》,提升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的全流程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新材料产业园区、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科技园等产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做好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一期项目、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实施服务保障,今年1-7月,18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完成率85.7%,33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84.8%。强化绿色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底色。获批省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省级绿电产业园试点,以及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以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建成投用500千伏先行变电站、110千伏后陈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预计今年底“H”型网架将初步形成;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实现并网装机容量约4.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加快建设“聊热入济”北线长距离供热工程,大力推进地热能综合利用,建成山大二院新院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等3个冷热联供项目。#济南#起步区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