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每日护理要点】#新生儿#育儿经验分享 #新生儿护理 1.喂奶:按需喂养,亲喂每天喂8-12次。 2. 奶粉冲泡:先放水,再放奶粉,然后一个方向晃动奶瓶,让奶粉充分融解,排气测奶温测奶速。 3.奶量:15天内50-90ml递增,15-30天内60-120ml 递增,按需喂养。 4.营养补充:出生15天后,补充 AD和 D3。 5.洗澡:两次喂奶之间洗,水温37-40度,有皮肤状态低温洗浴,室温26-28度,洗5-10分钟为宜,春秋隔天洗,夏天每天洗 6.洗屁屁:大便后及时用流动水清洗,洗完用棉柔巾蘸干水分,晾屁屁后厚涂护臀膏再穿纸尿裤。 7.换紙尿裤:小便2-3小时换,大便后及时更换,建议侧身换,易吐奶宝宝提腿换,但注意臀部离床面不超一拳。 8. 抚触:每次洗完澡后为宝宝做全身抚触,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免疫力。 9.穿衣:宝宝新陈代谢旺盛,比大人怕热,不要穿盖太多,可以摸宝宝的手脚,颈背部,温热无汗穿衣刚刚好。 10.脐带:一般7-14天脱落,“自然干燥法”不用每天消毒,保持脐带清洁干燥,避免摩擦,脐带掉落快。 11.含乳姿势:宝宝的鼻尖对乳头,下巴贴乳房,嘴巴张大,含住大部分乳晕和乳头,避免妈妈乳头皲裂。 12. 拍嗝:每次吃完奶都要给宝宝改变体位,竖抱拍嗝或顺嗝。 13. 睡头型:侧头侧身、左右交替睡为主防止吐奶呛奶+仰睡为辅,要有大人看护。 14. 睡眠:新生儿晚上以睡为主,白天吃为主,每天睡眠总时长为18-20h 15.抬头:出生15天后练习抬头,锻炼宝宝颈背部肌肉力量。 16. 早教:出生15天后看黑白卡,进行注视、追视训练,距离宝宝眼睛15cm左右。 17. 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天左右达到高峰,10-14天逐渐消退,数值12.9以下无需干预,期间让宝宝多吃多排。 18. 马牙:宝宝的牙龈出现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几个月内会自行脱落,不要挑破或用纱布擦,以免感染。 19.打喷嚏: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的鼻黏膜比较敏感,当受到温度湿度以及灰尘的刺激时会打喷嚏,如果宝宝衣服穿得不够也可能会打喷嚏,要添衣服。 20. 打嗝:是正常想象,一般无需干预,会自行恢复,可喂几口奶或者温水来解决。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3个月新生儿‼️20条护理重点✅ 宝宝出生的头三个月怎么护理最科学?离开月子中心之前,我请护士按照时间顺序总结了新生儿最重要的20条护理要点,新手爸妈请保存好,不请月嫂也能自己轻松带娃。 第一个月 1、宝宝出生24小时内需要接种乙肝和卡介苗,同时要办理疫苗本和出生证明,基本在医院就能办。 2、产后尽早让宝宝吮吸,前面几天如果奶水较少,可以用硅胶勺给宝宝喂水或奶粉,尽量不要使用奶瓶,避免宝宝乳头混淆。 3、出生后72小时会采足底血和做耳聋基因筛查。 4、出生后3到5天,大多数宝宝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可以多晒太阳,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私处部位,避免晒伤。 5、喂奶间隔不要超过四小时,必要时需要叫醒宝宝喝奶,睡的时间过长容易低血糖。 6、母乳喂养的宝宝六个月前不用喝水,奶粉宝宝可以在两顿奶间适量喝水。 7、尽量让宝宝和父母同室不同床,大人翻身时不用担心压到宝宝或者影响宝宝睡眠。 8、不要让宝宝独自趴睡,会有窒息风险,月子里最好左右侧睡加正面仰睡为主。 9、宝宝吐奶后不要马上竖抱,应该侧身空心掌轻拍后背,把奶液尽快咳出来。 10、宝宝出生后就可以洗澡,一周三到五次,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 11、十天左右脐带就会自然脱落。 12、出生14天后开始补充ad,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补钙补铁。 第二个月 1、宝宝满月以后需要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等,24小时内避免碰水和大运动。 2、一到两个月的宝宝单次奶量可以达到90到120毫升,每天喂六到八次。不同月龄宝宝的奶量对应表附在视频。 3、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主要看体重增长,不要用感觉判断。 4、不要宝宝一哭就喂奶,可以先检查尿不湿是否干净,冷热是否合适,皮肤有没有叮咬等不适,肚子有没有胀气。 5、第二个月宝宝容易肠胀气,具体表现有吃奶、蹬腿、打挺、小脸憋通红,睡觉扭来扭去。平时可以多做排气操和飞机报来缓解。 第三个月 1、白天尽量少抱,多趴、多抬头,可以为将来翻身学爬做准备。 2、宝宝开始出现落地醒,尽量不要抱睡,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 3、不要为了戒吃手,给宝宝涂黄连水,辣椒,可以准备安抚奶嘴或者是牙胶。 4、要多和宝宝玩耍,唱歌,说话,促进宝宝的认知发育。 5、部分母乳宝宝排便次数变少,不影响生长发育,就不用担心。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 #新生儿宝宝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 #宝宝护理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